世界計量日是1875年5月20日簽署《米制公約》的周年紀念日。《米制公約》為建立全球協調一致的測量體系奠定了基礎,為科學發現與創新、工業制造、國際貿易,乃至生活質量提升和全球環境保護提供支撐。
1999年,第二十一屆國際計量大會把每年的5月20日確定為“世界計量日”。今年的5月20日是第24個“世界計量日”,市場監管總局將今年的全球中文主題正式確定為“測量支撐全球糧食體系”。
糧食是人類生存的必需品,而計量則是確保糧食質量和數量的關鍵。在糧食生產、加工、存儲和貿易中,計量可以用于測量糧食的重量、體積、濕度、營養成分等重要參數,確保糧食的質量和安全。
例如,在糧食收獲過程中,農民可以使用計量設備準確地測量作物的重量和體積,以確保在收獲、儲存和運輸過程中不會出現損失。在糧食加工和儲存中,計量可以確保糧食的濕度和溫度得到控制,以防止發霉、腐爛和蟲害等問題。
熱工類的測量儀器在糧食安全方面具有廣泛的應用,例如:
溫度計:
糧食在存儲和加工過程中需要保持適宜的溫度。溫度過高會導致糧食變質和霉變,降低糧食質量和營養價值,溫度過低會導致結霜和凍害。因此,溫度計是保障糧食質量和安全的重要工具。
濕度計:
糧食在存儲和加工過程中也需要保持適宜的濕度。濕度過高會導致糧食發霉、變質,降低糧食質量和食品安全,濕度過低會導致糧食干燥和質量下降。因此,濕度計是確保糧食質量和安全的必要工具。
氣體檢測儀:
糧食存儲過程中,氣體(如二氧化碳和氧氣)的濃度會對糧食質量產生影響。過高的二氧化碳濃度會導致糧食發生變質和腐爛,過高的氧氣濃度會導致糧食發生自燃。因此,氣體檢測儀可以幫助糧食生產者監測和控制存儲環境中的氣體濃度,保障糧食質量和安全。
壓力傳感器:
通過壓力傳感器的測量值結合系統標定的側面摩擦系數等參數的實時監測,就可以實現大多數糧倉儲糧數量的在線監測。
為了保證這些測量器具的正常工作,定期的校準是非常必要的。我們應該重視計量在糧食安全中的作用,并積極采取行動來加強計量的應用和推廣。福祿克計量校準部熱工類校準設備主要包括:
1. 1551A/1552A型棒式標準溫度計,用于接觸式測溫,替代水銀的溫度計,安全環保。量程為:-80°C~300°C,年準確性:±0.05°C。
2. 多功能干式計量爐 914X,性能穩定,快速升降溫,易攜帶,尤其適合工業溫度校準。量程:-25~660℃,穩定性:±0.01°C,徑向均勻性 ±0.05℃。
3. 1586A高精度多路測溫儀,可測熱電偶,熱電阻,熱敏電阻及常用電信號,最多40通道。
4. 6109A/7109A便攜式恒溫槽,易于清潔和消毒,用于清潔環境下如食品行業衛生型傳感器校準。量程 –25 °C 至250 °C,顯示準確度:±0.1 °C。
5. 模塊化氣體壓力控制器 6270A,配置靈活,易于維護,它可用于校準壓力至 20MPa的各種壓力計和傳感器,測量不確定度高達0.01%讀數。
6. molbox1+ 氣體流量校準系統,可校準氣流計、轉子流量計等流量設備,可實時測量,不確定度可達±0.125% 讀數。
7. 便攜式濕度發生器5128A,適用于在實驗室和工作現場快速校準大批量濕度探頭。系統準確度: ±1.0%RH,7%至80%RH,18℃至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