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智能傳感器作為萬物互聯、智能融合的核心基礎,在智能終端、智能硬件、物聯網領域、工業與智能制造、汽車電子、消費電子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我國傳感器的市場,近年來一直保持高速持續增長。
從國家層面,國務院、工信部已經出臺了多項傳感器產業的推動政策。地方層面,各地方政府從2019年開始大力發展傳感器產業,并出臺相關扶持政策,現整理已經出臺的中國傳感器產業相關政策。
一、上海嘉定:發布39條智能傳感器產業扶持政策,到2025年智能傳感器產業產值破千億
2019年12月,上海嘉定區發布了《嘉定區進一步鼓勵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的有關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到2025年,嘉定以智能傳感器芯片為核心的智能硬件相關產業產值突破千億元,實現產業規模迅速擴大、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生態體系基本完善。到2025年,嘉定以智能傳感器芯片為核心的智能硬件相關產業產值將突破千億元,并將打造成為上海、長三角乃至全國的傳感器及智能硬件產業高地。
嘉定區的39條舉措,通過頂層設計發力,推動智能傳感器上、中、下全產業鏈健康發展。其給予的政策支持的范圍涵蓋企業投融資、降低成本、研發創新、規模發展、人才集聚、合作交流等六方面,企業從注冊到項目落地再到后期發展的所有環節,均有優惠政策支持。
比如,在支持企業降低成本方面,落戶區內的智能傳感器相關企業可優先享受供地、過渡廠房的支持;購買土地、廠房以及租賃廠房的相關企業可享受補貼;通過盤活存量土地用于發展傳感器產業的,減免土地增容費。
支持研發創新方面,鼓勵企業建立技術中心、研發中心、工程研究中心、聯合實驗室等技術研究機構,與高校、科研院開展產學研合作等可獲得一次性獎勵;企業購買知識產權、設計研發工程首輪流片、工程樣片測試驗證等環節,也有相應扶持。
對大多處于起步階段的智能傳感器企業而言,金融扶持是最為關鍵的一環。為此,嘉定將引導設立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專項扶持基金和產業投資基金,支持金融機構為智能傳感器相關企業提供包括融資擔保貼息、上市掛牌補貼、貸款貼息等金融服務,支持傳感器企業投融資。
二、重慶北碚:到2025年成為重慶傳感器產業核心陣地,發布傳感器產業發展規劃
2019年8月,《北碚區傳感器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發展規劃》)正式發布?!栋l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北碚傳感器產業取得明顯突破,成為重慶市發展傳感器產業的核心陣地。
《發展規劃》提出,北碚將聚焦儀器儀表、機器人及智能裝備、新能源汽車及智能網聯汽車、醫療電子等重點應用領域,大力開展智能傳感器核心技術攻關,強化產業鏈上下游合作,推動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加快構建傳感器產業競爭新優勢,建設西部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
主要任務包括優化傳感器產業布局,結合北碚區在儀器儀表以及工業電子傳感器的產業優勢,以歇馬拓展片區高端智能傳感器產業園為載體,打造高端智能傳感器產業園;構建傳感器創新生態,建設傳感器創新中心,搭建傳感器產業公共服務平臺,推動研發中試一體化,實現研發、設計、加工、生產等關鍵技術共享;夯實材料和設計基礎,引入培育上游關鍵材料、專用設備等生產企業,提高新型傳感器的研發和設計能力,加快新型敏感材料研發,突破傳感器設計瓶頸;引導產業化應用推廣,加強擁有核心技術專利和高新技術傳感器產品的推廣,積極打造傳感器產品在智慧城市建設等方面應用示范。
重點發展領域包括著力強化儀器儀表傳感器,支持基礎共性技術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研發中高端傳感器產品,開展智能傳感器應用示范;加快發展汽摩電子傳感器,研發創新傳統車用傳感器,培育引進新能源汽車傳感器企業,布局智能網聯汽車傳感器;探索新興應用市場傳感器,研發創新工業機器人傳感器,發展醫療電子傳感器產業。
到2025年,北碚傳感器產業取得明顯突破,成為重慶市發展傳感器產業的核心陣地。基本形成集聚效應突出、產業特色鮮明、創新活力強勁的智能傳感器產業生態體系,涌現一批創新能力較強、競爭優勢明顯的國內先進企業,突破一批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打造一批傳感器融合創新應用示范樣板工程,有效支撐構建現代信息技術產業體系。
三、浙江嘉善:印發智能傳感器發展意見,設立百億元智能傳感器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