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王亮教授團隊和問天量子有限公司合作研發的短波紅外單光子激光雷達取得重大進展。研究團隊通過全自主研發的單光子探測器芯片,匹配讀出電路,結...
超彈性氣凝膠具有快速響應和恢復時間,以及即使在大變形下也能具有出色的形狀恢復性能,在可穿戴傳感器應用中需求量很大。本文,哥倫比亞大學Penghui Zhu、Feng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九院704所完成了萬分級高精度MEMS諧振式壓力傳感器研制,為新一代裝備和先進工業領域實現自主可控和升級換代提供核心關鍵產品。圖片“...
我國首臺自主研發的量子磁力儀載荷——“CPT原子磁場精密測量系統”于2022年7月27日搭載空間新技術試驗衛星(SATech-01)成功發射。11月7日,國產量子磁力儀載荷...
在智能化發展的大趨勢下,安裝在機器人或人體上的可穿戴傳感器憑借在物聯網、環境保護、軟機器人以及個性化醫療等領域的廣泛應用而備受關注,它們極大地擴展了人...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生物醫學與健康工程研究所研究員楊慧團隊,在《納米光子學》(Nanophotonics)上,發表了題為Ultrasensitive label-free miR...
記者10月20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中國科學院微觀磁共振重點實驗室主任杜江峰、研究人員石發展、研究人員孔飛等利用單個納米金剛石內部的氮-空位色心(N...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的研究人員近期開發了一種概念驗證傳感器,有望開創毫米波雷達的新時代。他們評價這種新設計為“不...
生態環境的探測技術裝備是信息時代發展的源頭,要建設綠色智慧的數字生態文明就離不開先進的探測技術和儀器。在近日舉行的第二十二屆中國遙感大會上,中國工程院...
據麥姆斯咨詢報道,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的研究人員近期開發了一種概念驗證傳感器,有望開創毫米波雷達的新時代。他們評...
手機爆炸、電動汽車行駛或充電過程中的火災事故在生活中經常可見,讓人們在享受鋰電池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擔心其在安全方面的重大問題。如何降低這一風險?近日...
2023 年 10 月 3 日北京時間 17 時 45 分許,2023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法國科學家皮埃爾·阿戈斯蒂尼(Pierre Agostini),匈牙利裔奧地利科學家費倫茨·克勞斯...
電動汽車、智能電網、高速列車等新興工業應用的快速發展,對高精度的電流傳感器提出了更高要求。與傳統電流傳感器相比,基于量子效應的傳感裝置可以利用量子態操...
超聲波檢測技術以其非接觸性、實時性和高靈敏度等優勢在無損檢測、醫學超聲、手勢識別及水下探測等領域應用廣泛,這些應用大多要求超聲換能器具有寬頻帶和高聲壓...
雷電作為一種自然現象,涉及復雜的物理和大氣科學問題。雷電會對人類社會構成火災、電力故障、通信中斷等直接威脅,是觸發其他大氣現象和生態系統變化的關鍵因素...
借助機器人的本體感覺對足式運動進行研究已有數十年。在以往的研究手段中,研究人員往往采用基于模型的方法開發神經網絡控制器。但是,這類方法無法在那些現實世...
據麥姆斯咨詢報道,近期,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NIST)的科研團隊在其現有的光子溫度計(photonic thermometers)研究的基礎上,開發出一種加速光子溫度計進...
由于細菌對人體健康的危害,迫切需要一個既能滿足細菌檢測又能消除需求的多功能平臺。清華大學林金明利用免疫磁珠(IMBs)和AgPt納米粒子修飾的PCN-223-Fe(AgPt/PC...
科技日報記者?張夢然美國南加州大學工程學院研究人員受折紙啟發創造出一種新的傳感器,這些傳感器有朝一日可用于檢測器官微小變形從而預測疾病,也可用于可穿戴...
可生物降解的光波導是生物醫學和環境應用中光傳輸和光傳感的突破性技術。瓊脂作為一種可食用、柔軟、低成本、可再生的傳統生物聚合物的替代品,具有顯著的光學和...
01 高頻大電流探頭圖片-簡便易用,準確進行AC/DC電流測量。-DC-25MHz帶寬。-鉗口直徑20mm。-分芯結構...[閱讀]
01 展會圓滿收官圖片作為全球電子行業頂級盛會之一的本屆慕尼黑上海電子展于2025年4月17日落下帷幕。...[閱讀]
教育部協同育人,校企共赴產學之約2025年3月6日,華南理工大學電力學院黨委書記鄔智、副院長郝艷捧率...[閱讀]
近日,中國政府采購網發布了《2025年計量檢測儀器設備采購項目(電聲流量類)公開招標...[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