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改變了世界,移動互聯網重新塑造了生活,“在家不能沒有網絡,出門不能忘帶手機”已成為很多人的共同感受。人們對動互聯網的要求是更高速、更便捷、更強大、更便宜,需求的“更”是沒有止境的,這促使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突飛猛進,技術體制的更新換代也隨之越來越快。很多用戶剛剛踏入4G的門檻,5G時代很快就要來到了。
5G該會有什么樣的技術?很多專家都有過預測,但能讓外行人能看懂的文章一篇都沒有,畢竟通信專業的門檻較高,特別是對未來技術的演進問題更難以科普,這篇文章的寫法很特別,初中生水平就能看懂,通篇只需要您懂一個公式【光速=頻率×波長】。
一、緒論
1、雙駝峰規律
一項新技術概念出現后,在業界會出現一個研究討論的高潮,這是第一個駝峰。相關的學術論文會產為熱點,成堆的博士碩士依托這項新技術完成了畢業論文,雖然很熱鬧,但這僅僅局限在學術研討層面上,而在具體的技術實現方面還存在著很多問題,或者因成本原因而根本無法量產。
研究討論高潮逐漸降溫,這是第一個駝峰的下落期,接下來是低調務實的技術攻關,這個平臺期可能幾年也可能一二十年,當技術問題都解決后,就會迎來商家量產和投入市場的熱潮,這就是第二個駝峰。
按照國際電信聯盟關于2020年的規劃,5年后就要全面進入5G了,而到現在核心技術體系還沒有確立。回顧3G技術發展史,國際電信聯盟于1998年6月30日接收了3G技術提案,并迎來了第一個駝峰期,直到2009年1月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發放了三張3G牌照,這才進入到第二個駝峰,平臺期持續了11年,特別是三張牌照之一的TD-SCDMA,直到2013年才真正成熟,平臺期長達15年,可剛成熟4G時代就來臨了。
按照“雙駝峰規律”,5年后將在全球推廣使用的技術,應在2010年左右就迎來第一個駝峰,而不會在2020前的兩三年橫空出世,然后迅速被國際電信聯盟確定為全球的5G標準,這違反了一般的技術發展規律,不太可能成真。
2、通信技術的極限
通信技術可以用八個字概括,那就是調制、解調、編碼、解碼,這些技術發展到現在,已經普遍到了平臺期,例如編碼的效率已經接近了極限,內部挖潛增效的余地越來越小,有些業界大牛甚至覺得通信已經沒啥搞頭了,轉行去了醫療設備行業,把其扎實的通信功底用在了高精尖醫療電子設備研發方面,以追求更有希望的未來。
您可能會有疑問:科學技術越來越強,為什么不能把極限突破了呢?其實通信技術的極限并不是技術工藝方面的限制,而是建立在嚴謹數學基礎上的推論,在可以遇見的未來是基本不可能突破的。
根據技術發展的“雙駝峰規律”和通信技術發展的現狀,不大可能會在未來幾年里橫空出世個令人驚異的新技術,5G技術應是現有技術的新組合,是4G技術的再演進。為什么要有個“再”字?因為4G LTE的后三個字母就是長期演進的意思,5G應是在4G基礎上的再演進。
二、5G關鍵技術
1、增加帶寬是關鍵
5G最顯著的特點是高速,按規劃速率會高達10~50Gbps,人均月流量大約有36TB,如此高的速率該靠什么資源來支撐呢?必須要靠更大的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