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行人違法監測
由于激光測距傳感器的光束不是實質性的障礙,在利用激光測距傳感器對路面進行監控的時候,并不會阻礙交通的正常運行。
因此,在一些禁?;蛘呓剐腥塑囕v通行的路段,用激光束平行路面以一定高度進行固定發射或者以一定角度進行掃描,當遇到有車輛違法停車闖紅燈或者行人違法跨越護欄等,激光測距距離值改變,可以進行報警或者警示。
這種應用光束不必要太寬,但一般要求測距距離比較長,以確保一定路段長度的防護距離。這種方式構成的智能交通違法監控系統將在交通物聯網中得到很大的應用。
激光測速傳感器
激光測距傳感器是激光測距技術在交通管理領域最早的一種形式,因為其卓越的性能,在實際應用中逐漸得到普及。激光測距傳感器是采用激光測距的原理,是對被測物體進行兩次有特定時間間隔的激光測距,取得在此時間間隔內被測物體的距離變化,從而得到該被測物體的移動速度。
激光測速儀分為固定式的和移動式兩種,固定式的一般固定在路邊或者龍門架上,以一個比較小的角度迎向來車,一般通過車牌反射進行測量,測量精度比較高,可以達到±1公里/小時,測速范圍可達250公里/小時,測距范圍在此應用中不用太大,一般80到100米即可。
移動式激光測速儀對操作要求比較高,一般光束發散角度要大于3 mrad,鑒于激光測速的原理,激光光束必須要瞄準垂直與激光光束的平面反射點,又由于車輛處于移動狀態,車體平面不大,且測速需要一定時間,只能作為臨時測速,取證應用。
激光測距傳感器由于光束發散角度較小,便于測速取證,不像雷達多普勒測速儀,在多車道測量時不能確知超速的具體車輛,且由于激光測速傳感器發射的是近紅外的光波,不能被雷達探測器、電子狗等探側,且不易受市區雷達雜波干擾。
在當下最火熱的無人駕駛領域,也是激光測距傳感器大顯身手的地方
谷歌的無人駕駛汽車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其車頂上方的旋轉式激光測距儀,該測距儀能發出 64 道激光光束,幫助汽車識別道路上潛在的危險。該激光的強度比較高,能計算出 200 米范圍內物體的距離,并借此創建出環境模型。
據負責無人駕駛汽車項目的總工程師Sebatian Thrun介紹,整個系統的核心是車頂上的激光測距儀(Velodyne 64-beam)。該設備在高速旋轉時向周圍發射64束激光,激光碰到周圍的物體并返回,便可計算出車體與周邊物體的距離。
計算機系統再根據這些距離數據描繪出精細的 3D 地形圖,然后跟高分辨率地圖相結合,生成不同的數據模型供車載計算機系統使用。

總結
實際上,激光測距傳感器的運用范圍遠不至上述這些,它還被廣泛應用于:電力,水利,通訊,環境,建筑,地質,警務,消防,爆破,航海,鐵路,反恐/軍事,農業,林業,房地產,休閑/戶外運動等各個領域。
目前激光測距技術越來越朝著小型化、結構簡單、高精度、高適用范圍的方向發展,特別是隨著數字處理技術的發展,激光測距技術將變的更加完善。如先進的背景抑噪技術和三角測量技術的引入,可以使激光測距傳感器在更加復雜的情況下更好地工作。我們相信,隨著技術的發展,激光測距傳感器及激光測距技術一定會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