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電動車成了業界的熱門詞匯,電動汽車商用的范圍越來越廣,人們開始對電動車寄予厚望。期待它能真正的降低燃油成本、期待它能有更長的續航里程、期待它能很短的時間能夠充滿電。事實上,當前電動汽車的充電問題,仍是硬傷!
對電動車不可避免的面臨充電的問題,目前,有4種主流的充電方式可以被消費者采納。
1、在家都可用的交流充電方式 充電時間較長
交流充電(或者說家用電充電)一般指單相或三相交流電通過車內的充電機經過整流、濾波、功率因數校正后,轉換為合適電壓的直流電,進而對動力電池進行充電的方式。
交流充電樁利用的是標準充電接口,采用傳導方式為電池充電。由于采用較小電流的恒壓或恒流電流,一般充電時間為5-8小時,最長可達30小時。
因此,該方式一般適用于車輛停運時間長(多為夜間)的充電。比如,在自家停車位過夜充或者用車載充電裝置接電充電。
交流電充電方式適用于非運營、設計續航里程較長的電動車以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比如,傳祺GS4 PHEV,比亞迪宋DM,寶馬X1 PHEV等車型。
2、公共充電樁大部分采用直流充電技術 充電速度快花費時間短
30kW直流快充充電樁
直流充電是指通過直流充電樁,將電網交流電轉化為直流電源,通過充電連接裝置直接給動力電池充電的充電方式。
該方式充電電流一般為150-250A,目前,直流充電多應用于城市公共充電設施以及城際間高速服務區充電站,市面上的純電動車皆支持交流慢充和直流快充兩種充電方式方式。
3、公交領域率先使用換電技術 媲美燃油車的加油便利性
換電技術是電動車能達到和傳統燃油車加油相近速度的續航方式,它目前已經在公共交通領域和物流領域得到了實現。
該技術通過全自動或者半自動機械設備,進行更快速的電池更換,通過電池更換的方式實現電動汽車電能的補給。
一般情況下,電池更換時間只需2-10分鐘內即可完成,完全可和汽油車去加油站加油所需時長相媲美。
再次以編輯所在的城市廣州市為例,11月29日,北汽新能源向廣州市交付200臺換電出租車并投入運營,率先拉開換電出行的帷幕。
新建的標準換電站只占地200平米左右,主體由集裝箱構成,極大地節約土地資源。據了解,一個這樣的換電站每天可服務150臺以上車輛換電。同時,換電站還能運用城市的波峰和波谷電量,更好地利用能源。
北汽新能源營銷公司總經理李一秀表示,北汽新能源公司總投資100億元人民幣推出“擎天柱計劃”,將在全國范圍內組建以光儲能換電站為中心的全國范圍能源互聯網,今后在全國建成光儲換電站3000座,運營車輛50萬臺,梯次儲能電池利用5Gwh。
將來駕駛電動車的的哥或者私家車主都可在2-10分鐘內快捷實現換電出行,再也不用為了等充電而耽擱自己的出行時間了。
4、無線充電技術 像給手機充電一樣便利 只是普及程度還不高
高通Halo無線充電系統
給電動汽車電池充電并不一定要靠電纜連接,手機都已經實現了無線充電功能,給電動汽車電池充電又有啥不可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