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五、我們經過著色探傷確認該缺陷存在一定深度。
通過質量、技術、生產開會、討論、(能譜)分析,一致確認該次解剖缺陷為氣泡類缺陷,在后續的鍛造加工過程中形變成線狀缺陷。產生源于是在熔煉過程中產生,并制定熔煉工藝的整改措施,并責成由技術部門牽頭,由三部門追蹤整改措施的落實及效果。
結束語
產品探傷解剖是一個需要耐心細致的工作,操作者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因為在發現缺陷后,馬上要向相關主管部門匯報。然后要對缺陷部位準確的定位,鋸切,車削,磨拋。腐蝕,低倍金相+高倍金相。不能有半點馬虎。一旦操之過急就會出現解剖失敗(沒有鋸到位,或鋸丟失),那樣前期和后續的工作全部失效,而且檢驗人員工作的可靠性就會被質疑,引起生產、技術、銷售帶來對檢驗結果的不信任,對檢驗今后開展工作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其后果不堪設想。所以對于每個檢驗操作者來說都應該對解剖工作引起高度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