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能耗指標管理
著重對企業工序能耗的管理,下達各工序能耗指標,結合自身情況建立起一套合理的能源績效評價體系,實現企業與企業之間,工序與工序之間的科學對比,使能源管理工作有的放矢。
6能耗設備管理
通過對企業能耗設備統一分類,以唯一標識體系為紐帶,建立建筑能耗設備管理整體框架,實現能耗設備的綜合管理(包括臺賬管理、檢修管理、缺陷管理、變更管理等),實時掌握設備的狀態及設備運行效率,及時淘汰落后設備,避免生產重大事故。
6.1 設備臺賬管理
臺賬管理是能耗設備管理的基礎,設備臺賬信息包括:設備編號、設備名稱、型號規格、制造廠家、出廠日期、出廠編號、購置日期、啟用日期、安裝地點、操作人員、使用部門、使用年限、檢修周期、故障列表、安裝調試記錄等。
6.2 設備檢修管理
系統可根據設備的檢修周期及年度大修改造計劃、停電計劃等自動生成定期檢修計劃,可人工調整計劃并通過流程進行批準審核,同時系統具有對過期未檢修設備提示、報警功能。
6.3 設備缺陷管理
對運行值班人員在日常運行工作中(如設備巡視、運行監視、設備操作和測試維護等工作)發現的缺陷以及其他人員在進行監督性檢查、巡視過程中發現的缺陷進行綜合記錄、報告、管理,大幅度降低設備安全隱患,有效的預防和減少故障的發生。
7能源調度及負荷管理
針對能源工藝系統的分散和能源管理要求集中的特點,建立以能源調度指揮為中心的能源信息管理系統,實現滿足能源工藝系統特點的分散控制和集中管理。
8能耗預測分析
能耗預測系統通過分析以往的能耗數據及分析設備工作原理建立各種用能模型,通過模型計算及專家系統預測建筑群的用能信息。制定用能計劃;周期性診斷設備及用能漏洞,檢測及記錄系統用能問題,生成各級報告;記錄、核算、分析和展示歷次節能工作的進展及成果。
9能源審計
將系統采集到的能源數據和相關資料,分析企業使用運行中能源消耗的現狀,找出企業節能的薄弱環節,擬定出節能改造目標,提交業主組織評審,確立企業節能改造目標。
10能源成本考核管理
通過能源管理系統的計劃過程、平衡預測、各主要工序的能源生產和消耗情況的監控與分析,實現了能源的工序成本核算,建立客觀的以數據為依據的能源消耗評價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