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研究小組在夏威夷Maunakea的8米雙子座望遠鏡上使用強大的新儀器發現了一顆難以捉摸的系外行星的秘密。這項研究結果不僅將木星大小的系外行星劃分為一個近似的雙星系統,而且還首次最終證明了這顆恒星繞行星軌道運行。
當美國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的史蒂夫·B·豪威爾及其團隊使用他們設計的高分辨率成像儀器Alopeke(福克斯當代夏威夷語)時,取得了突破。該團隊觀察到系外行星開普勒-13b,它在距離我們大約2000光年遠的開普勒-13AB 雙星系統中的一顆恒星前面(過渡)。在此嘗試之前,系外行星的真實性質是一個謎。
“對開普勒-13b 感到困惑:它是一個低質量的恒星還是像木星一樣的熱門世界?所以我們用狡猾的儀器'Alopeke設計了一個實驗,”豪威爾說。該研究最近發表在“ 天文學雜志”上。“我們同時監測著恒星,開普勒A和開普勒B,同時尋找行星運輸過程中亮度的任何變化,”豪威爾解釋道。“令我們高興的是,我們不僅解開了這個謎團,而且還打開了一個進入系外行星研究新時代的窗口。”
“雙重勝利提升了像'Alopeke在系外行星研究中”這樣的儀器的重要性,“雙子座贊助機構之一國家科學基金會的克里斯戴維斯說。“雙子座天文臺精湛的視覺和望遠鏡能力,以及創新的'Alopeke儀器使這一發現在僅僅四小時的觀測中成為可能。”
'Alopeke執行“散斑成像”,每分鐘收集一次60毫秒的曝光。在處理了大量數據之后,最終圖像沒有大氣湍流的不利影響 - 大氣湍流可能會膨脹,模糊和扭曲星形圖像。
“大約有一半的系外行星圍繞一個居住在二元系統中的恒星運行,然而,直到現在,我們仍然無法確定哪顆恒星能夠存在這個星球,”豪威爾說。
該團隊的分析顯示,開普勒A的光線明顯下降,證明了這顆行星繞兩顆恒星的亮度運行。此外,'Alopeke同時提供紅色和藍色波長的數據,這對于散斑成像器來說是一種不尋常的能力。比較紅色和藍色數據,研究人員驚訝地發現,恒星藍光的下降大約是紅光下降的兩倍。這可以通過具有非常擴展的大氣的熱系外行星來解釋,其更有效地阻擋藍色波長的光。因此,這些多色散斑觀察給出了這個遙遠世界的外觀的誘人一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