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確測定天體的距離和運動速度一直是天文學的難點。近期,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國家空間科學中心新技術研究室杜源杰博士與歐洲聯測中心(JIVE)、英國曼切斯特大學等研究人員合作,第一次成功獲得了毫秒脈沖星PSR J0218+4232最高精度的距離和自行等研究成果(圖1),并準確計算出了其在伽瑪射線波段的光度。該研究通過對由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究員陳鼎擔任PI的歐洲VLBI國際聯測網(EVN)毫秒脈沖星觀測計劃長達三年、五個歷元的跟蹤觀測和數據處理,排除了兩個國際上流行的脈沖星輻射模型——outer gap模型和slot gap模型。該項研究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天體物理學雜志通信》(ApJ L)上。
為準確獲得PSR J0218+4232的距離(視差)和在空間運動的橫向動力學速度(自行),研究組通過協調位于全球不同位置的12個著名望遠鏡,開展了等效口徑相當于地球直徑的高分辨率觀測。(EVN的全球分布如圖2所示)
通過與其他測量方法,如高精度計時等對比(Lazaridis 2009),研究的測量結果精度提高了6倍以上,并得出了不依賴于任何理論模型的三角視差距離。高精度的天體測量結果和動力學研究將對脈沖星輻射模型及計時精度、銀河系演化與結構、引力波探測和脈沖星時間尺度、自主導航應用等研究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該項研究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青年科學基金和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的面上基金(一等)等項目的資助。
圖1 PSR J0218+4232的EVN天體測量結果
圖2 EVN望遠鏡全球分布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