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安普頓大學和加拿大拉瓦爾大學的研究人員首次成功測量了反諧振空心光纖的反向散射,其反射率僅為傳統光纖的1/10000。
光纖,一直以來都是眾多光子應用取得進展的關鍵所在,尤其對網絡通信而言更是至關重要。而在光纖進行數據傳輸的過程中,卻存在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即光在光纖中傳輸時,除了所需的向前傳輸,還會有一小部分光向后反射,被稱為反向散射。這種反向散射會導致光纖傳播的信號衰減,從而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眾多光纖設備的性能,例如導航飛機、潛艇以及航天器的光纖陀螺儀。
但是,在一些特定情況下(如已安裝光纜的特性分析、光纜的實時監測、光纜的破損位置識別等),卻需要對反向散射進行可靠和準確的測量。
在南安普頓大學的LightPipe研究計劃中曾提出一種最新一代的反諧振空心無節點光纖(NANFs),該光纖反向散射極低,一直以來都未能被成功測量。
因此,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南安普頓大學和加拿大拉瓦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開發了一種新型光學頻域反射儀(OFDR),如圖1所示,其核心是通過聲光調制器(AOM)產生的27 MHz頻移的自外差Mach-Zehnder干涉儀,并且在犧牲多功能性和空間分辨率的基礎下,對靈敏度和動態范圍進行了優化,且最終測試結果證明,該NANFs光纖比傳統光纖的反向散射降低了10000倍。
圖1 工作波長為1539.8 nm的相干OFDR的示意圖以及待測試光纖
拉瓦爾大學光子學和激光中心(ORC)的負責人Eric Numkam Fokoua教授還表示:“在空心光纖技術本身的發展中,測量如此低的反向散射信號的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因為這項能力是在制造的空心光纖和電纜中進行分布式故障查找的關鍵途徑。現有的測量技術敏感性較低,無法與新型空心光纖同時使用,而這項工作恰為這一問題的完美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