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o 熱點話題:建筑外墻的檢測
樓房外墻問題頻頻,引發市民物損人傷憂心。臺風季后,德圖受邀某小區物業,提供外墻檢測演示服務,一一解答建筑診斷及預防性維護等問題。
德圖專家楊帥(以下簡稱楊工)就物業經理所述,總結了他關心的四個訴求:
1、如何在外墻還未有表征時,提前發現問題?
2、發現問題后,如何評估問題墻面范圍與受損程度?
3、整修后,如何判斷維修措施是否到位?
4、是否可能一次性徹底解決?
選對工具用對方法
我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JGJ/T 277-2012紅外熱像法檢測建筑外墻飾面粘結質量技術規程》,為外墻檢測提供了有效方法。
“要解決這些問題,還是要選對工具,用對方法。”楊工舉了舉手中的熱像儀,微笑著說。
測量原理
“陽光的熱輻射傳遞到外墻使其溫度發生變化。當外墻施工/材料存在缺陷或各層相互粘結不牢時,空氣和水汽(尤其在暴雨大風天氣下)便侵入到缺陷處,經過陽光的照射,不同濕度的墻面對熱輻射的吸收會不同,因此缺陷處的溫度和墻體材料本身溫度會存在溫差。熱像儀可以將物體表面的溫度以不同顏色可視化呈現,運用在外墻檢測時,外墻表面的溫差便暗示了潛在缺陷的部位。“
接下來,由物業經理引領下,楊工等德圖工程師開始了對外墻的檢測,并發現了如下幾類問題。
外墻熱成像檢測分析
外墻外側空鼓
他們走到一棟墻體已顯剝落的大樓前。用熱像儀探測了大樓外立面。
楊工指著熱像圖中的圈出的三個區域,對物業說道:“這深色區表明墻磚已脫落,而其周圍的淺色區表示墻磚空鼓即將脫落。” 據此,我們可以了解真正的維修范圍,不止是已脫落區,而其周圍空鼓區域需一并鏟除整修。
外墻內側潛在隱患
接下來他們又在一面看似完好的大樓前停下腳步,熱像圖里,樓牌上方墻面有一塊極其明顯的深色區域。
“這面外墻看似完好無損,實際內側存在結構薄弱或管道漏水,具體情況需入室核查。”楊工解釋道。
冷橋
他指著另一面看似完好的墻面,說:“整面墻體只有如圖所示區域出現溫差,可以確定該樓板層有冷橋問題。”只見他所指之處正是兩個樓層之間的樓板區域。
屋頂滲水
熱像儀照向樓頂,便看見外墻外側頂層與整面墻體存在明顯溫差,這說明樓頂防水效果變差,頂層墻體有滲水。
經過一番演示,物業經理頻頻點頭,贊嘆道:"啊呀,太好了!有了這臺熱像儀,一切病灶真是一目了然啊!我明白了,等整修過后,再用它照一照,看看顏色是不是均勻了,就知道維修是不是到位了。看來這次可以一次性徹底解決問題了!"
沒想到楊工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說:"是也不是。雖然通過熱像儀可精準了解病灶,幫助徹底修復,但是建筑的維護卻是一項長期工作。建筑暴露在大自然中,就像一個人一樣,此時的健康,不代表不會生病。我們還是需要定期體檢,防微杜漸。"
外墻問題的背后并不簡單
欲了解定期維護的適合時間點,首先需要理解外墻問題的成因。
外墻問題的成因
我們發現業主的訴求往往發生在5-9月高溫暴雨臺風之際。可以說,外墻問題的成因絕非偶然,后果可大可小。
施工時操作不嚴謹或材料不達標都會埋下隱患。而樓房經歷了長時間的暴曬、暴雨、暴風等惡劣氣候。這將導致外墻各層相互粘結不牢,從而表現為空鼓、開裂、滲水、脫落。
后果
外墻承擔一定荷載、遮擋風雨、保溫隔熱、防止噪音、防火安全等。因此,鑒于外墻的功能性,外墻問題顯現的后果往往比我們認為的更加嚴重,包括但不限于:
1、飾面層脫落,變得不美觀。
2、建筑物保溫隔熱效果下降,造成更多的能耗。
3、墻體防水防火防噪音的效果變差,影響居住舒適度和安全性。
4、建筑材料砸落,產生車損物損和砸傷路人的風險。
5、除了外墻脫落,還可能存在結構缺陷。
定期維護建議
1、每年在梅雨季到來之前,應提前做好預防性維護,查漏補缺,減少大樓內外墻面霉變風險。
2、在強臺風、暴雨、極熱、冰凍等極端天氣過后,也需及時檢查,對災后損壞及時修復,避免更大程度的損失。
3、許多老小區還停留在業主不報修,物業不維護的狀態,或者只是靠目測與經驗檢查隱患,建議使用熱像儀提高服務水平,減少屢修屢壞的低效工作。
熱像儀在建筑領域的優勢
? 為業主、物業、開發商提供有效依據;
? 無需攀爬外墻,掃描式測量,提高檢測效率;
? 非接觸式測量,無需開鑿建筑物,節省成本;
? 使用專業軟件制作評估報告,更具說服力。
除了建筑外墻檢測,進行專業的建筑熱成像檢測時,分為室外和室內檢測,檢測項目包括:熱工缺陷檢測、氣密性檢測、霉變風險檢測、能耗評估、采暖管道泄漏檢測、電氣設備隱患檢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