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球電化學儲能項目功率累計裝機規模已達21.1 GW,2021一年裝機超過7GW,較2020規模同比增長55.4%。總量之中,鋰離子電池儲能技術裝機規模19.85 GW,規模占比93.9%。就電化學儲能來說,鋰電池生產工藝的升級讓儲能產能得到進一步釋放。
當下,新能源行業與儲能電站緊緊綁定在一起,保障新能源的周期性發電可以被有效保存下來,實現削峰填谷(peak cut)。
2021年11月GB/T 40090-2021《儲能電站運行維護規程》開始實施。此次公開的規程中,對于核心運維重點做出清點與注解。福祿克測試儀器作為知名儀器儀表品牌,根據此次國標,也同樣制定了對應的儲能電站安全運維方案。
2021年4月30日發布的GB/T 40090-2021儲能電站運行維護規程
巡檢與監視的配合
本次標準中提到儲能電站的運維監視,以及巡視檢查。運維監視分為:就地監視、遠程監視。巡視檢查分為:日常巡檢、專項巡檢。
可見對管理者來說,儲能電站運維“在線”“離線”都很重要。部分管理者在接手到電站之后,不知道著手, 往往會過度依賴電池管理系統BMS。單從BMS入手,定格的圖畫以及閃爍的數字無法還原電站內的真實狀態。
因此,現場的檢查不僅可以審核BMS遠程監視的準確性,還可以發現監控所無法覆蓋到的一些隱患。標準4.5中提到,儲能電站投運前應制定交接班制度、巡視檢查制度、設備定期試驗輪換制度。
如下摘錄了GB/T 40090-2021標準中對于巡檢項目的羅列:
?電池及電池管理系統
?儲能變流器
?儲能監控系統
?電池室或電池艙
?消防系統
?空調系統
?液流電池系統
?極端天氣(專項巡檢)
?異常及故障后(專項巡檢)
?新設備投運或大修(專項巡檢)
?其他類型(專項巡檢)
溫度巡檢——熱成像測溫
溫度檢測,是巡檢常用的檢測手段。任何異常狀態出現,往往都伴隨著溫度突變,捕捉到溫度的異常點也就確定的隱患位置。當下,常用的測溫手段:紅外熱像儀。
這種儀器的優勢是實現“非接觸式”的測溫,也就是隔空讀取被測設備的溫度,高效的同時,便捷性、安全性都可以兼顧。被鎖定為故障點的異常溫度,往往都較同類設備或環境溫度高出許多,如此明顯的溫差很容易被儀器捕捉到。
福祿克紅外熱像儀
紅外熱像儀不僅僅給出溫度數值,而是給出來了“溫度分布”,讓現場的工程師對于眼前設備的運行情況更加具體。在熱像儀的屏幕呈現的,是有著“奇特”色彩的圖片,工程師能看清圖片上看到設備的輪廓,以及色彩的深淺,而這就代表著溫度的高低。
紅外熱像儀鏡頭下的三項母線
因此在一張紅外熱像圖中,每一個像素點都有自己對應的溫度值,測溫方式切換至紅外,好比是“點”與“面”的區別。
當了解溫度分布之后,很多隱患其實可以提前發現,這相比單單知道數據且進行對比要更加高效且直觀。我們分析下以下案例:
紅外成像儀鏡頭的蓄電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