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假日外出游玩少不了自駕出行,而新能源汽車以其綠色環保、低耗省錢的特性,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代步工具。
但隨著近些年新能源車輛的增多,汽車自燃的事故報道頻出,紅外熱像儀作為可視化溫度的工具儀器,在一定程度上為安全出行上了一把安全鎖。
紅外成像獨特優勢
面對車輛內部精密零件較多、缺陷不易觀察等問題,紅外熱像儀作為集計算機技術、圖像處理等技術于一身,能準確、實時、快速地展現物體表面溫度分布情況。
· 非接觸維修。通過圖像顯示車輛缺陷位置,可視化、定量化進行缺陷計算。
· 檢測效率突出。熱成像技術有即時性的特性,可以針對大面積部件進行整體探測。
· 通用性較強。熱成像技術針對金屬、非金屬材料均可探測,儀器使用局限性較小。
新能源汽車行業應用
新能源汽車在動力和性能上都與油耗汽車存在差異,而紅外熱像儀以其特性可以在其電池研發生產領域、充電樁日常使用領域、車輛功能特性領域提供相應助力。
鋰電池對工作溫度要求較高,最佳的工作溫度范圍是20-40℃,超出這個范圍偏高或者偏低都有可能影響其實用壽命和工作性能。而溫度過高時,鋰電池容易產生熱失控現象,引起高溫起火甚至爆炸。
紅外熱像儀可以通過實施溫度監控,在研發階段針對鋰電池熱管理和熱安全性能進行效評估,在生產階段可以對溫度進行監控,在電池鼓包漏氣問題出現時進行示警。
隨著新能源汽車數量上升,配套充電樁設施也逐步上升,但由于充電樁多采用高電壓、大電流的工作方式,電力安全、消防火災問題也成為一個需要面臨的難題。而由于電池鋰電池的特性,想要在起煙著火后進行撲滅,往往會導致財產的重要損失,因為提前預測與示警極為重要。
紅外熱像儀可以在事故發生前,根據充電接口、線路表面溫度變化,在出現溫度波動異常的情況下就做出預警提醒,通過這種預測性的紅外圖像與數據分析,能夠幫助充電設備降低由于電路故障、絕緣問題、過溫過壓等問題造成的財產損失。
車窗加熱功能在秋冬季節非常實用,可以通過加熱車窗電阻絲達到除霧功能。
加熱絲位于汽車后玻璃,其工作正常與否將直接影響到汽車在多霧情況下的安全駕駛。使用紅外熱像儀可以對整個加熱絲的分布做出全面的迅速診,以確定加熱絲是否有斷裂。
同車窗加熱絲檢測一樣,使用紅外熱像儀可以對座椅加熱系統做出全面迅速的檢測,以確定系統是否有問題并準確定位故障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