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規模化、集約化養殖方式的不斷發展,傳統的依靠人力對畜禽的大規模養殖的溫度控制方法,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化養殖場的需求。小菲在官微給大家說了一個使用FLIR紅外熱像儀,科學控溫大規模養雞的實際案例!
雞舍外圍護結構的密封和保溫性能直接影響到雞舍負壓通風系統的使用,對雞舍內空氣質量和耗能成本的控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下面就是用FLIR紅外熱像儀測試不同站膜層數對欄舍保溫性能的影響。
測試雞舍保溫性能
實驗前檢測到目標室內溫度28℃,室外溫度6.8℃,通過熱像儀的檢測可知,卷簾內側溫度7.5℃,當覆蓋一層站膜時內側膜溫度為17.5℃;覆蓋二層站膜時內側膜溫度23.1℃;覆蓋三層站膜時內側膜溫度24.8℃。
卷簾內側 一層站膜
二層站膜 三層站膜
隨著站膜層數的增加,內側站膜溫度逐漸提高。由此知道,側面三層站膜保溫性能最好,但考慮到實際生產操作的便捷性,冬季保溫可采用前后兩側雙層站膜。
除此之外,還可以使用FLIR紅外熱像儀檢測雞舍結構的密閉性,盡可能避免能源的泄漏。比如在冬天的時候,關閉雞舍所有的門和進排風設備,開啟供暖設備至雞舍內溫度為20℃左右,使用FLIR熱像儀全景掃描雞舍內圍護結構,重點關注位置包括:墻體與屋頂的交界處、水簾處、門四周、屋頂彩鋼板接縫處、側風門四周、排風扇與墻體交界處、墻體與地面基礎交界處等。
通過FLIR熱像儀掃描到隔熱層缺失的低溫區,一定要及時將漏風的的地方修補,否則極易引發雞群的“百病之源”——感冒!
確保雞苗的舒適性
冬季由于氣溫低下,雞苗易發各類疾病導致成活率低,如何讓雞苗安全過冬,保證成活率和生長速度,溫度是一大關鍵。
一般雞舍的供溫原則:夜間比白天稍高,弱雛比強雛要高,大風降溫天氣比正常晴天要高,冬春季比夏季要高,免疫前后及有病期間要比平常要高。
在大規模養雞的過程中,溫度的把控十分重要,而且測定溫度時還應根據雞群和天氣情況,注意“看雛使溫”,以雞群感到舒適為最佳標準,因此您需要定時使用FLIR紅外熱像儀對雞舍進行檢測。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的發展
畜牧業也朝著數字化、智能化創新方向發展
紅外熱像儀還可以找出畜禽的疾病源頭
幫助企業提高畜牧業的產量
培育出最合適的營養飼料
......
FLIR紅外熱像儀廣泛應用在畜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