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過全自動巡檢,替代全站的人工例行巡視,減輕值守人員工作負擔;
- 通過全自動巡檢后臺數據的集成、分析、告警,實時掌握設備的狀態,提醒值班人員提前進行預判。
主要設備
數字化智能巡視系統主要采用云臺、槍機、球機、微型攝像機等可見光攝像機,云臺雙光譜、固定槍機等紅外熱成像攝像機,室外輪式機器人、室內掛軌機器人等巡檢機器人,輕型多旋翼無人機、中型多旋翼無人機等巡檢無人機,聲紋監測裝置等技術。
技術方案
設計方案遵循標準
數字化智能巡視系統規劃設計須按照國標、國家和行業的有關標準和規范進行。本設計將依據和參照以下的設計規范和要求進行,但不僅限于以下所列范圍——
-GB/T 2423.3-2016《環境試驗 第2部分:實驗方法 實驗Cab:恒定濕熱試驗》
-GB/T 15153.2-2000《遠動設備及系統 第2部分:工作條件 第2篇:環境條件(氣候、機械和其他非電影響因素)》
-GB/T 30149-2019《電網 通用模型描述規范》
-GB/T 36572-2018《電力監控系統網絡安全防護導則》
-DL/T 664-2016《帶電設備紅外診斷應用規范》
巡視布點原則
巡視點位設置滿足室內外一次、二次及輔助設備設施巡視覆蓋要求,包括設備外觀、表計、狀態指示、變壓器(電抗器)聲紋、二次屏柜、設備及接頭測溫等;
巡視點位設置綜合考慮設備類型、巡視類型、現場設備和道路布置方式等因素;
巡視點位數據采集源包括機器人、無人機、攝像機、聲紋及主輔設備狀態監測等,重要巡視點位采用非同源冗余巡視采集設置;
巡視點數據格式包括數值結果、可見光圖片、紅外圖譜、聲紋4類;
巡視點位按重要等級分為Ⅰ、Ⅱ、Ⅲ 類;
Ⅰ類點位為可能表征設備直接出現危急缺陷的巡視點位,Ⅰ類點位滿足100%巡視覆蓋;
Ⅱ類點位為僅可能表征設備直接出現嚴重缺陷的巡視點位;
Ⅲ類點位僅可能表征設備出現一般缺陷的巡視點位;
Ⅰ類及部分Ⅱ類重要巡視點位優先采用非同源雙覆蓋。
例如高清視頻+機器人巡檢,高清視頻+在線監測等冗余巡視配置。
智能圖像巡視設備的配置、布點,以滿足各業務場景為目標,按照“一機多用、一點多用”原則開展。
點位不得布在站內設備的垂直正上方,或空調管道的垂直正下方;不得影響現場正常的運行,檢修作業。
高清視頻系統巡視點位
1·全站全景監視
通過安裝的變電站制高點的全景相機,實現全站的全景監視功能;
2·變壓器、高壓電抗器、換流變
Ⅰ類點位主要包括外觀類(本體、套管、均壓環、氣體繼電器、壓力釋放閥、壓力突變繼電器等)、表計類(油位表、油溫表、分接檔位、吸濕器)、溫度類(本體、套管末屏、套管、引線及接頭)、聲紋類(本體及調壓補償變壓器運行聲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