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智能電網的發展,電力業務對通信信道提出了全新、更高的要求。目前智能電網中遠程通信主要采用光纖和無線方式。光纖由于受成本、地域等因素的限制,難以實現對配用電通信接入網的全覆蓋。無線方式作為光纖通信的有力補充手段,正承載著越來越多的電力通信業務。目前無線方式主要有無線公網和無線專網兩種方式。無線公網前期投資少、建設周期短、業務部署和開展快,但隨著配用電系統規模的擴大,逐漸暴露出采集成功率低、存在信息安全隱患、不同電力用戶優先級無保障等問題。現有的電力無線專網如230數傳電臺、1800MHz無線寬帶通信系統存在速率低、覆蓋能力較弱、建網和運營成本較高、與電力業務結合能力一般等諸多問題,限制了它們在智能電網中進一步的發展和推廣。新型LTE230無線通信系統充分利用低頻段覆蓋距離遠以及4GLTE先進技術的優勢,具有大容量、廣覆蓋、高效率、高安全性等特點,在電力無線專網領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1 系統分析
LTE230電力無線通信系統可直接部署在230 MHz電力專用40個授權頻點上,符合國家對低頻段的技術升級改造政策,當前LTE230電力無線通信專網已經在北京東城區、江蘇揚州、浙江海鹽等多處開展了試點工作,為電力通信專網建設提供了良好的借鑒意義和示范作用。這些試驗網的結構和圖1都基本類似。在圖1中,業務平臺、監控中心及eOMC網管系統為LTE230系統的主站平臺;EPC為核心網,eNodeB230為基站;基站和終端通過無線的方式進行數據傳輸,終端類型主要有四種:配電終端、負控終端、用電信息采集終端(集中器、采集器、智能電表)和視頻監控終端。前三種終端承載對通信速率要求較低的小帶寬業務,最后一種承載對通信速率要求較高的大帶寬業務。這種小帶寬與大帶寬業務并存,小帶寬業務為主是智能電網配用電業務的一個重要特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