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項目由太重煤機和山西焦煤西山煤電公司牽頭承擔,歷時3年,完成了智能采煤機、液壓支架、刮板輸送機等礦井綜采成套設備的制造與示范應用,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技術52項。該項目總預算4.4億元,實際完成投資3.37億元,其中國家補貼1億元,是“十二五”國家智能裝備發展專項中資金補貼最多的項目。
錦界煤礦有了“鼠標采煤法”
神華神東煤炭集團錦界示范礦井建設項目共計181個子系統,已完成包括綜合智能一體化生產執行系統、綜合智能一體化生產控制系統在內的178個子系統。
該項目以“大數據”、“大平臺”為核心,打破國外軟件長期壟斷,實現了煤礦各系統的融合互通。
在應用方面,取得了5個方面的成效:即信息采集全面感知、集中控制智能聯動、安全生產高效協同、運營決策精益管控、節能降耗綠色生態。
口孜東礦工作面“一鍵式”啟停
安徽國投新集口孜東礦引進了德國達爾曼公司的雙臂鑿巖臺車和GTA掘進自動化支護平臺。巷道支護采用軌道式的機械手,適用于錨桿支護的巷道在掘進中快速安裝U型棚。此外,通過配置或變更工具,該機器還可以安放管道并清潔巷道底板,把工人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該礦實現了采煤工作面的采煤機、刮板運輸機、轉載機、順槽皮帶和泵站等設備和系統的“一鍵式”啟停。
黃陵礦業應用智能化無人開采技術
陜煤化集團黃陵礦業公司在一號煤礦1001綜采工作面率先應用了智能化無人開采技術,成果來自于黃陵礦業公司主導完成的“1.4米~2.2米煤層國產綜采裝備無人化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
1001綜采工作面2014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以來,創造了日連續推進九刀半的記錄,具備了年產煤炭200萬噸的能力。與進口設備相比,僅綜采設備自動化系統就可節約費用近3000萬元,每年可節約人工成本52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