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2:一般情況下經過方案1的處理,不至于會有電人的現象,但由于特殊的原因,感應電壓還是比較高,還可以電人,那就在方案1的前提下再在變頻器的輸入電源端增加一個感應電浪涌濾波器。
并將感應電浪涌濾波器的地與電動機的地、變頻器的地接在一起(如圖4中的紅色線所示)讓感應電浪涌濾波器再一次對電機的感應電進行吸收和泄放,進一步減小感應電壓,達到防止漏電電人的目前的。增加的感應電浪涌濾波器的電路原理與變頻器內部的浪涌濾波電路是一樣的,是由于體積太大,沒法設計安裝在變頻器內部電路里面,因此做成外接方式。
我們曾經過大量的實驗證明,通過方案二這種接法的現場整改,在沒有接電源的地線的應用場合下,都能將電動機運轉產生的感應電壓減小到20V以下,確保現場操作人員的安全,不會再有被漏電電人的感覺。但是,方案二中如果接有電源線的地線,那么也就不用外接感應電浪涌濾波器都可以了。
另外,如果現場是有多臺變頻器控制電動機運轉時,且不方便安裝多個感應電浪涌濾波器的,并不一定是要求每臺變頻器都配一下感應電浪涌濾波器,也可以只接一個或兩個感應電浪涌濾波器,并將濾波器的接地端與現場幾臺變頻器的接地端、現場電動機的接地端、設備機架接在一起,如圖5所示:由于每臺變頻器內部都有感應電浪涌濾波器電路,但如果電機的接地線沒有接回到變頻器的接地端子去的話,感應電浪涌濾波器也就不起作用了,所以現場應用中電動機的接地端一定要與變頻器的接地端接到一起。當然有些設備在某些場合電機不接地線也不會有漏電的感覺,這與本文前面所說的“大地雖然也是屬于導體,但大地畢竟是有阻值的,而且根據不同的土地的土壤成份,阻值也大小不一”原理是一樣的。但是按照正確的用電安全規范,是要求電機良好接地的,但條件不允許(如沒有電源接地端)的,電動機的地、電柜外殼與變頻器的地總可以接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