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 大氣波導與遠端干擾
2、大氣波導特征研究
(1)時間特征
由于大氣波導傳播的信號比由電離層反射傳播的信號穩定,因此往往可以持續幾個小時。根據統計,出現時間集中在凌晨1:00到上午9:00之問。
(2)尺度特征
海洋性大氣環境中,由于其水平均勻性較好,更容易形成大氣波導現象產生的條件,所以出現頻率也相對較高。而在陸地性大氣環境中,由于地形影響經常破壞邊界層的大氣均勻性,只有在沙漠或荒蕪地區比較容易出現大氣波導現象。
(3)地域特征
大氣波導是一種特殊天氣下形成的大氣對電磁波的折射效應,各地分布不同。南海地區春秋冬季出現較多,東部沿海夏秋季出現較多,西北地區春秋冬季出現較多。東南部波導現象傍晚多于早上,西北地區則是早上多于晚上。
(4)時頻域特征
根據反向頻譜解析發現,大氣波導在時域上具有持續、穩定的干擾,符號間具有較為明顯的“斜坡”特征。頻域上無明顯特征,通常整個頻帶內的干擾都有抬升,如圖2所示。

三、遠端同頻干擾解決方案研究
由于大氣波導現象本身的復雜性,在設計解決方案時必須兼顧干擾檢測和規避機制的靈活性和一致性。鑒于此,本文主要從三個方而入手,提出了一種系統化的應對解決方案。
1、干擾源定位
TD-LTE系統設計了兩種同步序列,分別是主同步信號(PSS)和輔同步信號(SSS)。各小區在不同的幀號上周期性地發送這些特征序列,用戶終端(UE)在下行時隙通過它們來解析唯一的物理小區工ID(PCI)。
通過前文分析可知,大氣波導引發的遠端同頻干擾主要是遠端小區的下行信號落到近端小區的上行時隙里造成近端小區下的UE無法正常在上行時隙里發送消息??梢圆捎镁哂辛己孟嚓P性的時域ZC序列,在近端小區的UpPTS和正常上行子幀上通過特征序列的檢測,解析干擾小區的PCI。
目前普遍采用長度為62的ZC序列,根據仿真結果可知由于序列長度較短且不完全正交,自相關和互相關性較差,相關峰值比噪聲高4dB,抑制干擾和噪聲的能力較弱,具體如圖3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