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作為國際主流4G標準之一的TD-LTE系統相較于之前的2G/3G網絡無論是在通信質量還是傳輸數據速率等方面都有了革命性的提升,它采用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正交頻分復用多址接入)技術,不僅可以獲得更高的頻譜效率,還能有效避免傳統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碼分多址接入)技術所帶來的MAI(Multiple Access Interference,多址干擾)問題。另外,通過ICIC(Inter 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小區問干擾協調)、功率控制及波束賦形等技術的使用,進一步減少了系統內外多種干擾對網絡性能產生的影響,最終給用戶提供了更好的使用感知。然而隨著網絡規模的不斷擴大,由大氣波導引起的遠端同頻干擾現象卻日益明顯,這種干擾發生時不僅會造成各項網絡運行指標的惡化,嚴重時甚至造成用戶無法接入、業務異常中斷等情況,因此,解決大氣波導現象引起的TD-LTE遠端同頻干擾問題,從而保證良好的用戶體驗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二、遠端同頻干擾問題分析
1、大氣波導現象與遠端同頻干擾原因分析
當某地區出現大氣波導現象時,TD-LTE全網大范圍內小區干擾抬升,嚴重時抬升20dB以上,波及全網所有小區,多為夜間出現凌晨消失。從網絡運行指標上看,干擾發生時全網接通率、掉話率都會有明顯惡化,用戶感知方面會出現突發性的大量用戶無法正常接入網絡、業務異常中斷等情況。
之所以會引發TD-LTE系統出現遠端同頻干擾,主要是因為大氣波導現象是在特定氣候下大氣對電磁波折射后遠距離傳播的一種效應。具體來說,在低空波導效應下,電磁波通過大氣層不斷折射,傳播損耗很小,這樣就能夠實現超遠距離傳播。結合TD-LTE物理層幀結構,由于TD-LTE是采用不同的時隙來區分上下行,同頻組網時,會受到天氣、地型等環境影響,當遠處小區的下行信號越過保護間隔時隙GP落到近端上行時隙里時,就會對近端小區產生干擾,具體如圖1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