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主要講述智能微系統與MEMS 技術發展的重要歷程和產業發展動態,主要的研究成果,技術發展的瓶頸和挑戰,及其未來的發展趨勢,并對技術和產業發展的產學研協...
5月27日下午,針對《財富》全球500強高科技企業霍尼韋爾關注的新增產能、拓展南京市場的相關問題,市投促局專門邀請江北新區相關負責人和市建委等相關部門負責人...
1月19日,“國家工程師獎”首次評選表彰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81名個人被授予“國家卓越工程師”稱號,50個團隊被授予“國家卓越工程師團隊”稱號。其中就包括...
冬日的北京,梅花綻放,碧空如洗。在燦爛陽光照射下,路上的人們笑容滿面、暖意融融。1月19日,在“國家工程師獎”首次評選表彰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
圖片質量基礎設施要為新質生產力發展“鋪路架橋”3月5日,李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部署今年政府工作任務時,第一項就是“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
工信部部長金壯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將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目前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占GDP比重約13%,我們要統籌技術創新、規模化發展和應用場景建設,積...
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王燕平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紅外熱像儀系列產品和數字硬盤錄像機系列產品的科技型企業,董事長龐惠民還被評為2020年度風云浙商...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千方百計把市場主體保護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弘揚企業家精神,推動企業發揮更大作用,實現更大發展,為經濟發展積蓄基本力量。”7月13...
“除了腦袋之外,科學的飯碗就是科學儀器,我們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里。”站在一塵不染的實驗室里,面對著一臺臺插滿了管線、頗具硬核科幻感的高端電子顯微鏡以...
交匯點訊 “我們團隊承擔了中國空間站未來將要發射的巡天望遠鏡上一個太赫茲的模塊,這是我們當前最重要的一項任務。”剛剛獲得第三屆中國創新爭先獎的中國科學...
新華財經北京5月29日電(盧德坤)為深刻理解落實中央有關指示精神,在中關村論壇舉辦期間即將舉行高端儀器創新發展論壇之際,新華財經就新時代如何落實總體要求...
核心導讀近日,南方都市報灣財社“透視廣州國企改革”專題采訪組走進廣電計量,采訪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黃敦鵬,從市場化體制機制改革、業務結構優化布局、技術...
作為我國電子測量儀器學科的帶頭人,年夫順從事電子測量儀器科研工作已超過30年,主要研究方向是微波矢量網絡分析儀、毫米波與太赫茲測量儀器和自動測量系統,現...
科學家楊學明每一步的選擇都有點“江湖豪氣”。研究了近10年分子光譜學的他,決定轉向研發科學儀器,開啟化學反應動力學研究,因為“做了很多的分子光譜工作,沒...
◇不斷完善評價導向,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金標準 ◇卓越工程師培養需要不同學科交叉融合,組合成新系統并不斷迭代,以做出創新產品作為培養模式的評價標準。這是...
“想做好實驗科學研究,應該先把科學儀器做好,掌握關鍵技術。”20多年來,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楊學明一直在研發先進科學儀器的道路...
近日,由新華社主辦的《瞭望》新聞周刊,就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為新時代卓越工程師等問題,專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校長尤政,尤政院士以國內MEMS技...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想在世界上真正立足并贏得國際社會的尊重,必須占據高科技領域的陣地,一定要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
▲張學記院士“回國不需要理由”1989年,張學記本科畢業于武漢大學化學系。此后,他用5年時間獲得博士學位,并先后到斯洛文尼亞、瑞士和美國進行博士后研究,主...
【院士訪談】科技日報記者 代小佩編者按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在黨的二十大即將勝利召開之際,創新引擎正驅動中國巨輪駛向更美好的未來。面向世界科...
2024年12月,由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主導編撰的《電子測量儀器產業及標準化研究報告(2024版)》...[閱讀]
近日,深圳萬里眼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劉正寶一行訪問上海儀電,受到上海儀電副總裁、儀器儀表產業發展...[閱讀]
日前,泰克公司宣布推出一系列突破性功率測量儀器,旨在助力對功率容量和效率有更高要求的行業,促進...[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