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此,無錫芯感智半導體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同慶表達了類似的觀點:“此前很多傳感器都是進口的,國內想在此領域突破,還是需要一定時間。因此,我們在產品拓展時沒有直接涉入前裝市場,而是從售后做起,當然前裝市場產品不是沒有,而是要等待時機。”
3、空間巨大,挑戰依然不容忽視
挑戰與機遇并存,盡管國內傳感器市場發展環境向好,但對于自主品牌來講,要超越還是需要較長時間。
在高洪連看來,車企對傳感器要求非常高,且此前的架構系統多以國外Tier1主導,因此對于自主品牌來講,產品不但要符合國外的標準參數,可能還要做的更好,才有機會做一些替代。
其次,他認為人才及經驗也是制約國內傳感器產業發展的一大瓶頸。從目前國內的情況看,能夠適應當今傳感器技術發展需求的具有高水平的科研隊伍及中青年科技專家、技術管干、學術帶頭人相對缺乏,使行業技術更新換代步伐慢,產業發展后勁不足。
除了以上外,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因行業發展規范尚未形成,導致國內傳感器產品不配套且不成系列,重復生產、惡性競爭的現象的多發,使得產品可靠性較差、低端偏移較為嚴重,產業化程度與品種和系列不成正比。傳感器國產化要實現,行業規范亟待完善。
為此,對于國內傳感器生產廠家而言,前途光明道路曲折,要贏得發展,勢必要腳踏實地,在擅長領域不斷提升,做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