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1 月 19 日,住建部和發改委聯合發布《關于加強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控制的通知》,要求到2025 年全國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 9%以內。迫切要求產品技術、結構、系列的優化,加速智慧水務終端產品技術突破,推動智慧管廊、智能表計等感知終端的建設和規模化應用部署。
而各種連接技術的推陳出新將加速推動產業的發展,其中,占主導地位的連接技術將是5G mMTC(66%),其中包括NB-IoT和LTE-M,LPWAN非mMTC(28%),其次是4G(6%)。到2030年,市場上應用的技術將發生重大變化,目前主要使用RF Mesh作為主要的通信技術也會被改寫。
目前智能表計市場上,NB-IoT模組契合產業需求,將持續保持較大的增長趨勢。同時,LoRa由于低功耗遠距離的特點,也在智慧水務中占據了重要地位。
電子水表是未來方向與發展趨勢,但目前水表的計量機構 95%以上仍是機械水表,智能水表滲透率還有提升空間,實現機械水表的完全替代還需要一定時間,中短期內機械水表和電子水表仍會保持同步發展,同時進一步優化計量性能。當技術穩定后,電子水表將進入大規模放量時代。
寫在最后
雖然目前機械式水表仍占據部分重要份額,但智能水表的每年保持較高復合增速,配套趨于完善的NB-IoT市場加速釋放,驅動 NB-IoT 水表加速推廣。且我國目前水表行業集中度不算高,頭部企業如寧水集團、山科智能等上市公司,國內市場占有率均在15%左右。對于一些新型產品如電磁水表,目前仍缺乏針對產品特有性能、功能和型式的相關標準,未來隨著智能水表的推廣和普及,新玩家仍可憑技術與產品優勢搶占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