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受益于車載鏡頭需求增長,車載鏡頭市場有望持續擴張
光學鏡頭是光學成像系統中的必備組件,直接影響成像質量和算法實現效果。根據鏡片特性光學鏡頭主要分為塑膠鏡頭、玻璃鏡頭、玻璃塑膠混合鏡頭,其中玻璃塑膠混合鏡頭折射率高、光學性能穩定,多用于汽車領域作為車載鏡頭。
據TSR,2018-2022年全球光學鏡頭市場收入有望從59.16億美元增長至88億美元,其中車載鏡頭營業收入有望達到16.13億美元;2017-2022年全球車載鏡頭出貨量有望從11738.4萬件增長至23468.9萬件。
(3)相關公司
(4)競爭格局
海外企業把持傳感器、模組等高價值量領域,國內廠商在車載鏡頭領域份額領先。圖像傳感器方面按照出貨量、銷售額兩個口徑分別統計,2020年,索尼、三星、豪威科技、格科微、SK海力士占據全球CIS業務的主要市場份額,中國廠商已具備國際化的實力;據安森美,其在汽車CMOS圖像傳感的全球市場市占率達到60%、在ADAS領域市占率達80%,在全球市場居主導地位。車載鏡頭方面,國內廠商憑借成本以及響應優勢,在全球具備一定的領先地位,其中舜宇光學2020年全球市場份額排第一。
(5)未來展望
ADAS加速滲透下車載攝像頭有望量價齊升。L2及以下等級的汽車普遍搭載不超過8顆攝像頭,L3搭載8-12顆,L4、L5搭載12顆甚至更多數量的攝像頭。目前市場中智能汽車的滲透度不高并且普遍處于L0-L2級,攝像頭的單車搭載數量普遍較低。2021年至2022年ADAS功能加速普及,隨著多種L3級車型的乘用車上市并交付,智能駕駛逐漸從L2向L3邁進,單車搭載攝像頭數量有望增加。未來L4、L5成為主流車型后,單車攝像頭的平均數量有望進一步提升。伴隨自動駕駛化不斷升級,車載攝像頭在像素、探測距離等方面的技術需求提高,技術工藝有望迭代升級。根據前瞻經濟學人,2020年中國車載攝像頭市場規模較去年增長21.28%,高于同期出貨量14.87%的增速,預計車載攝像頭的單顆價值有望持續上升。
高像素CIS有望在汽車上普及。在2015年之前,車載CIS主要用于倒車影像與行車記錄儀,對像素要求不高,普遍在30-72萬之間;2015年之后,隨著自動駕駛、ADAS技術的興起,單個汽車攝像頭的安裝數量不斷增加,同時在高靈敏度、高動態范圍、消除LED閃光等性能上有了更高的需求,價值量不斷提升。考慮蔚來ET7搭載11顆800萬像素高清攝像頭,未來高像素的CIS有望在汽車上普及。
3、激光雷達:當前處于發展期,技術路線多樣
目前搭載激光雷達的小鵬P5、極狐阿爾法S全新HI版等車型已正式交付,威馬M7、智己L7、小鵬G9、哪吒S、阿維塔11等搭載激光雷達的車型,也將在今年上市交付。可以說,2022年是激光雷達應用到車型的量產年。
激光雷達運用光頻波段的電磁波對目標進行照射并接收回波,通過信號處理獲得目標位置、高度、速度等信息,生成目標點云圖,實現對目標的探測、跟蹤和識別。
車載激光雷達按照機械旋轉部件的有無,可分為機械激光雷達、固態激光雷達、混合固態激光雷達;按照線束數量多少可分為單線束激光雷達、多線束激光雷達;按照測距方式可分為ToF測距法、FMCW測距法。
我們認為,自動駕駛的發展速度最終取決于能否解放駕駛員雙手,既達到L4級別。在算力、基礎設施、網絡速度等綜合技術能夠支撐L4的應用之前,即使有政策支持和車企的激進嘗試,整個自動駕駛產業難言爆發。因此在L4之前的階段,激光雷達滲透率的主要動力來源于車企的搭載意愿。由于激光雷達的成本較高,搭載的車型還將繼續以高端車型為主。未來,如果固態雷達技術逐漸成熟,價格降至200美元以下,固態激光雷達將成為成熟的車載商用傳感器。
(1)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