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國儀器儀表產業穩步增長,已培育出一批龍頭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2023年實現營收10112億元,正式邁入萬億時代,部分高端產品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但由于發展基礎較為薄弱、技術積累相對不足,高端儀器進口依存度高的難題仍未得到有效化解。
今年6月的全國科技大會提出,針對科研儀器等瓶頸制約,加大技術研發力度。基礎研究配套原創性科技成果和關鍵核心技術為實現2035年科技強國目標的核心要素。實施一批新的重大科技項目,完善配套國家實驗室體系,加大科研儀器等瓶頸制約環節研發力度。
在此背景下,國內儀器儀表企業對研究與開發方面的投入愈發重視,不斷引入創新,提高自身技術先進性以生產出具有競爭力的高質量產品,從而在這場發展機遇中占據有利地位。為方便業內人士深入了解我國儀器儀表企業研發投入現狀,儀表網整理了國內45家上市儀器儀表企業2023年度研發金額、研發投入占比等數據,以饗讀者。
儀表網此次統計的45家上市儀器儀表企業主營業務主要涉及分析儀器、檢驗檢測、傳感器、智能“三表”、環境監測儀器、閥門、電子測量儀器、自動化儀表等。其中,研發金額超過1億元的有18家;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超10%的有19家。
2023年度研發投入金額排行前五的企業為:匯川技術、中控技術、聚光科技、高德紅外、川儀股份,研發金額分別為26.24億元、9.08億元、5.56億元、5.42億元、5.24億元。研發投入增長最多的五家企業為:鼎陽科技、四方光電、優利德、萊伯泰科、森霸傳感,分別為49.84%、46.07%、45%、35.97%、35.65%。研發資金投入占營收比例最高的五家企業分別為:高德紅外、康斯特、普源精電、皖儀科技、鼎陽科技,分別為26.01%、22.75%、21.30%、21.15%、17.86%。
2023年不少儀器儀表企業不斷加碼研發投入,此舉不僅幫助企業提高了自身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也獲得較高的市場回報,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的重要保障。
2023年度,匯川技術實現營業總收入為304.20億元,和上年同期相比(同比)增加32.2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7.45億元,同比增加9.85%;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0.57億元,同比增加19.71%。
2023年,中控技術迎著全球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浪潮,積極把握“一帶一路”建設、數字中國建設及雙碳戰略的新發展機遇,積極構建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引導技術革新,深耕行業,布局全球,深入參與全球先進制造業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變革,重點耕耘 AI+數據領域的產品及技術。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86.20億元,同比增長30.13%;歸母凈利潤11.02億元,同比增長38.08%;扣非凈利潤9.47億元,同比增長38.72%。
隨著儀器儀表企業對高端儀器儀表研發投入的不斷增強以及對自身能力的不斷建設,國產高端儀器儀表產品開發取得了顯著的成效。2023年普源精電高端(帶寬≥2GHz)和高分辨率(垂直分辨率≥12bit)數字示波器占整體數字示波器銷售金額比例已經達到54.29%,保持穩定增長趨勢。
從以上45家企業研發投入金額來看,國內儀器儀表企業的研發投入呈現明顯上升趨勢,但是相比國外企業仍顯不足,國產儀器儀表仍存在技術、產品、人才等方面的挑戰。希望我國儀器儀表企業能持續研發和創新,不斷打造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搶抓產業升級、設備更新等機遇,在站穩已有市場的同時,開拓新市場,以加速提升國產替代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