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理論創新、工程應用、創新人才培養、重大無損檢測設備系統研制和生產等方面介紹了我國無損檢測技術的發展情況和總體發展態勢,重點放在無損檢測技術在一些大型或特大型工程項目領域取得的成績。
無損檢測技術已融入國家總體經濟發展目標,正在為解決國家急需解決的大型工程項目的安全和涉及安全、民生的重大項目服務。
隨著一些重大無損檢測儀器的研制、開發列入國家發展專項計劃,我國現在的無損檢測技術已在一個比過去任何時候都高得多的平臺上向前發展。
新材料、新的制造技術、新加工方法的出現都向傳統無損檢測技術提出了挑戰,而新傳感器技術、云計算和大數據的出現則向傳統無損檢測理念本身提出了挑戰。
為適應這一快速變化的世界,無損檢測工作者要有緊迫感。
因此,盡管在經歷了本世紀第一個十年的跨越式發展之后,我國已從一個無損檢測大國進入世界無損檢測強國之列,但我們仍需充分認識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才能使我國的無損檢測技術水平堅實地立足于世界無損檢測強國之林。
一、我國無損檢測技術的總體發展情況
無損檢測技術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國家的生產技術水平和經濟發展程度。過去一段時期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綜合國力的快速增強給無損檢測事業的發展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各工業部門和國防單位的無損檢測事業都進入快速發展期并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績。
我國無損檢測技術近幾年的發展具有如下一些顯著特點。首先是應用領域十分廣泛,幾乎涵蓋各主要工業部門。
除大家熟知的航空航天、石油化工、鐵路、核電、冶金、壓力容器和特種設備、礦山機械等領域外,無損檢測技術在一些過去甚少應用的工業部門或新工業領域也能順勢前進,滿足國家的需要,諸如在海底石油勘探和海洋石油平臺,高速鐵路,高速公路、超超臨界發電鍋爐,特高壓輸電線路和變壓器,核反應堆部件等領域也有十分良好的應用勢頭。
其次,檢測方法更加多樣化以適應不同部件、不同材料的檢測需求。超聲(包括相控和TOFD)、射線(包括數字射線成像、CT)、渦流(包括脈沖渦流、遠場渦流)、磁學方法(磁粉、漏磁場、磁記憶)和滲透這五大常規檢測方法都有進一步發展并已派生出許多新的檢測方法和新的檢測理念。
聲發射技術、紅外熱成像、微波檢測和激光干涉技術的應用也日趨成熟并成為新的常規檢測方法。此外,ACFM(交流場測量)、機器視覺檢測技術、中子射線成像檢測等也有了應用。
我國無損檢測技術總體水平已步入世界強國之列,這首先表現在無損檢測在工程應用領域處于國際先進甚至領先水平。
目前,我國無損檢測技術人員可以自行解決各種大型工程項目的各類常規無損檢測所面臨的各種技術疑難問題;現有的各種無損檢測方法,包括各種新方法幾乎無一例外都在我國得到應用或開展了深入研究,這應當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