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減免稅協議塵埃落定 儀器儀表7月起實施減稅
2016年6月8日,歐盟在儀器儀表的貿易中再傳出好消息。歐洲議會全體會議通過決議,支持歐盟簽署世界貿易組織(WTO)關于減免201項高新技術產品關稅的協議,為歐盟正式簽署該協議亮了綠燈。協議提出,信息通信技術產品、儀器儀表等產品于2016年7月1日起逐步減稅。
歐洲議會的數據顯示,目前《信息技術協定》涉及的歐盟出口產品金額為1890億歐元(約合2155億美元),而減免201項高新技術產品關稅協議生效后,歐盟將增加收益50億至83億歐元(約合57億至94億美元)。
歐航局宣布驗證引力波太空探測技術成功
歐洲航天局宣布,先前發(fā)射的“LISA探路者”探測器,已成功驗證了在太空探測引力波的關鍵技術。“LISA探路者”探測器由一枚“織女星”運載火箭發(fā)射升空,在今年1月底抵達距離地球150萬公里的目標軌道,圍繞太陽和地球連線延長線上的“拉格朗日點”飛行。而它的科學探測之旅則從3月正式開始。“LISA探路者”探測器內帶有兩個質量為2千克、邊長4.6厘米的金鉑合金立方體。科學家希望通過觀測這兩個處于自由落體狀態(tài)且彼此相距38厘米的立方體在運動中相對位置的變化,以證明引力波的存在。
“川普效應”是否會導致中國儀器儀表產業(yè)出口“尷尬”?
距離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已過去一段時間,然而,“川普效應”還在持續(xù)發(fā)酵。特朗普在競選時就出言要收取中國45%的商品關稅,此舉聲稱是保護美國就業(yè)和促進美國企業(yè)發(fā)展。而此言激起千層浪,自然也會波及儀器儀表企業(yè)的出口等問題。
盡管有專家分析,新上任的總統往往是選前說一套,選后做一套,現實中很多決策仍需要進行平衡。從短期來看,不會真的出現對中國進口商品上調關稅等不利于中國產品進口的舉措,但長期來說仍存在很多變數。
2016年114項報批的行業(yè)標準中涉及這些儀表
2016年12月消息,中國機械工業(yè)聯合會發(fā)布報送《法蘭式管接頭》等114項國家標準報批稿。據悉,該報批稿根據國家標準化委員制、修訂的國家標準項目計劃制定而成,由機械科學研究總院、機械工業(yè)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和中國機床工具工業(yè)協會抄送,內容涉及流量計、閥門等多個儀表領域,建議實施日期為發(fā)布后6個月。以下為涉及儀表行業(yè)的標準整理:
237項行業(yè)標準公示涉及30余項儀器檢測標準
2016年12月,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對《莫來石 氧化鉀和氧化鈉含量的測定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fā)射光譜法》等237項行業(yè)標準進行了報批公示,涉機械、化工、冶金、建材、輕工、石化、船舶7個行業(yè),含熱分析、ICP-AES等30余項儀器檢測方法標準。具體通知如下:
2016年國家330項標準涉及通信、機器人測試等領域
2016年7月,國家標準委下達今年國家標準立項制度改革后的首批計劃項目330項,涉及裝備制造、消費品工業(yè)、生態(tài)保護、公共安全等諸多領域,將石墨烯性能測定、柔性直流輸電、能源互聯網、機器人測試、電動汽車充電等72個前沿技術成果列為重大標準研制項目并給予重點支持,力爭盡快形成技術標準,為新興產業(yè)發(fā)展注入新動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