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技術將使引力波探測儀小型化,縮小到目前儀器的1/4000倫敦大學學院(UCL)領導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可以用微小的鉆石晶體制作一種非常靈敏的小型重力探測器,...
科技日報北京10月27日電 (記者劉霞)2017年,科學家首次探測到兩顆中子星并合產生的引力波,引發科學界一片狂歡,但故事并沒有結束!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自然...
利用量子物理學獨特效應的量子互聯網將與我們今天使用的經典互聯網大相徑庭,全世界有很多研究小組正致力于構建先進的量子互聯網。...
儀商訊:近日,歐洲和美國的探測器首次共同發現引力波,至今為止,是科學界第四次探測到引力波。基于此,科學家認為,引力波并非偶然事件,未來將有可能繼續探測...
近日,科研界關注的歐洲第一個引力波探測器Virgo,在升級之后強勢回歸。據悉,此次,引力波探測器Virgo升級耗資2400萬歐元,并于近期攜手美國同類測器激光干涉引...
近日,世界最大星系巡天eBOSS國際科學合作組發現了顯著的重子聲波振蕩信號,并實現了首次用宇宙深處的類星體進行的重子聲波振蕩測量,證實了宇宙在加速膨脹。eBO...
目前,利用引力波探測黑洞合并已成為天文學研究領域的一個新方向。此前,天文學家觀測宇宙只有一種方式,即利用電磁頻譜。引力波可以幫助我們追溯到更古老的宇宙...
激光干涉儀引力波觀測臺(LIGO)是世界上最靈敏的探測時空漣漪的儀器,而據一些物理學家的計算,它還恰好是最好的發射引力波的儀器。雖然這些引力波過于微弱很難...
近期,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發布正式啟動原初引力波探測工作。項目首席科學家、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員張新民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阿里即將建設的觀測站將是世界上...
12月27日,由科技日報社主辦,部分兩院院士、資深科技記者和網友共同評選出的2016年國際十大科技新聞揭曉。這十大新聞中包括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引力波、中國500...
近日,歐洲航天局宣布,先前發射的“LISA探路者”探測器,已成功驗證了在太空探測引力波的關鍵技術。“LISA探路者”探測器內帶有兩個質量為2千克、邊長4.6厘米的...
在2016年8月《天體物理雜志》(ApJ)的一篇論文中,紫金山天文臺李翔、胡一鳴、范一中等人研究指出短伽馬暴與引力波事件的成協性很有可能在未來幾年內確立,并且引...
近日中科院新疆天文臺臺長、“973”項目首席科學家王娜告訴記者,中科院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近十年來一直聯合推進的110米口徑全可動射電望遠鏡(簡稱QTT)項目,...
2016年引力波多次被提及,而近期美國天文學會上LIGO宣布直接探測到了雙黑洞并合產生的引力波,同時還透露了一個疑似引力波信號。這是半年內LIGO第二次宣布直接探...
目前,業界關注度比較高的莫過于虛擬現實、無人駕駛、可穿戴設備等。作為公眾關注度如此高的幾個熱點,業界的權威人士對此又有什么看法?2016年春節期間,一個充...
近日,中國科學院公布了一項新的空間探測與研究引力波計劃——“空間太極計劃”。之所以名為“太極”,據項目發起人之一、中科院力學研究所院士胡文瑞介紹,是因...
在北京時間2月11日晚11點30分,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就探測引力波的研究進展進行報告。LIGO科學合作組織面向全社會宣布,LIGO首次直接探測到引力波和首次觀測到雙...
“我們一直在呼吁,如何在機制上對我國的基礎研究進行保障。總體來說,科學目標比較重要的領域,投入都比較大。但這些看似緩慢的基礎研究,可以打開一扇未知領域...
中國科學院16日公布了空間引力波探測與研究的“空間太極計劃”。按照這一計劃,我國將在2030年前后發射由位于等邊三角形頂端三顆衛星組成的引力波探測星組,用激...
法媒稱,令科學家們第一次得以窺見引力波“真容”的機器,是有史以來最先進的、用于探測宇宙中最輕微振動的探測儀。置于美國地下的這兩臺探測儀,名為激光干涉儀...
美國“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成功探測到引力波,背后有十多個國家、千余名研究人員的艱辛付出。其中,中國清華大學的科研團隊以高精度的數據分析能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