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印發了《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國發〔2021〕37號,以下簡稱《規劃》),以國家級專項規劃的形式對未來15年國家計量事業發展進行總體謀劃和部署。《規劃》明確要服務高端儀器發展和精密制造,建立儀器儀表產業發展集聚區,培育具有核心技術和核心競爭力的國產儀器儀表品牌。
1月28日,國務院發布《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明確了到2035年推動計量事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
這次發布的《規劃》明確了2025年和2035年發展目標:
到2025年,國家現代先進測量體系初步建立,計量科技創新力、影響力進入世界前列,部分領域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計量在經濟社會各領域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協同推進計量工作的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
到2035年,國家計量科技創新水平大幅提升,關鍵領域計量技術取得重大突破,綜合實力躋身世界前列。建成以量子計量為核心、科技水平一流、符合時代發展需求和國際化發展潮流的國家現代先進測量體系。
《規劃》指出四方面重點任務:
一是加強計量基礎研究,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加強計量基礎和前沿技術、計量數字化轉型、新型量值傳遞溯源技術、關鍵共性計量技術研究,構建良好計量科技創新生態。
二是強化計量應用,服務重點領域發展。支撐先進制造與質量提升,服務高端儀器發展和精密制造,提升航空、航天和海洋領域計量保障能力。在人工智能與智能制造、數字中國、碳達峰碳中和、大眾健康與安全等方面優化服務。
三是加強計量能力建設,賦能高質量發展。構建新型量值傳遞溯源體系,提升計量基準能力水平,推進計量標準建設,加大標準物質研制應用,加快計量技術機構建設,加強計量人才隊伍建設,完善企業計量體系,推動區域計量協調發展,支撐質量基礎設施一體化發展,加強計量國際交流合作。
四是加強計量監督管理,提升計量監管效能。完善計量法律法規體系,推動計量監管制度改革,強化民生計量監督管理,創新智慧計量監管模式,推進誠信計量分類監管,加強計量執法體系建設,推動計量服務市場健康發展。
其中,任務二《強化計量應用,服務重點領域發展》提及,服務高端儀器發展和精密制造。加強高端儀器設備核心器件、核心算法和核心溯源技術研究,推動關鍵計量測試設備國產化。推動量子芯片、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計量儀器設備中的應用。加強高精度計量基準、標準器具的研制和應用,提升計量基準、標準關鍵核心設備自主可控率。加強色譜儀、質譜儀、掃描電子顯微鏡、高精度原子重力儀等高端通用儀器設備研制,加快面向智能制造、環境監測、國防等領域專用計量儀器儀表的研制和推廣使用。加快量子傳感器、太赫茲傳感器、高端圖像傳感器、高速光電傳感器等傳感器的研制和應用。實施儀器設備質量提升工程,強化計量在儀器設備研發、設計、試驗、生產和使用中的基礎保障作用。建立儀器儀表計量測試評價制度。建立儀器儀表產業發展集聚區,培育具有核心技術和核心競爭力的國產儀器儀表品牌。
以下為《規劃》全文:
國務院關于印發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的通知
國發〔2021〕3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
2021年12月31日
(此件公開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