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突破芯片產業技術瓶頸,推動國產云端和邊緣計算AI芯片應用技術創新,夯實國家信息安全,促進人工智能技術與產業應用的深度融合與發展,加快培養優秀創新創業人才,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聯合北京智芯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特舉辦2022年“智芯杯”AI芯片應用創新創業大賽(以下簡稱大賽),具體內容如下。
一、大賽主題
大賽主題:“打造AI+典例 彰顯智能未來”
二、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中國儀器儀表學會
聯合主辦單位:北京智芯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電子測量分會、北京京儀集團、廣東省測量控制技術與裝備應用促進會、哈爾濱電工儀表研究所有限公司、華中科技大學人工智能與自動化學院、重慶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山東省人工智能協會。
支持單位:中科寒武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輸變電工程研究所、北京郵電大學信息通信工程學院、香港計量與自動化學會、東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技術研究院、工業控制系統產業聯盟。
合作媒體: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電力報、騰訊網、DeepTech深科技、半導體行業觀察、芯榜。
三、賽事安排
(一)賽道設置
大賽包括:創新創意、揭榜掛帥兩個賽道。
1. 創新創意賽道
面向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等,針對裝備制造、能源化工、軌道交通、汽車制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工業領域對人工智能的典型應用需求,推薦基于“獵鷹”AI芯片進行產品方案設計及集成實現。
2. 揭榜掛帥賽道
本賽道包括:基于圖像識別的輸電線路通道檢測、非介入式用電負荷識別兩個賽題。面向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等,基于“獵鷹”AI芯片開發適用于電力典型場景的AI產品方案,提升電網運行的智能化水平,助力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題目1:基于圖像識別的輸電線路通道檢測
利用智能圖像識別技術,實現輸電線路狀態的智能化監測,如:塔吊監測、煙火檢測、導線異物檢測、防塵網檢測等,提升輸電線路巡檢的智能化水平。
題目2:非介入式用電負荷識別
利用電參量特征識別技術,對用戶負荷類別和用電行為進行非介入式智能識別和實時監測,如:空調、冰箱、電熱水器、微波爐、洗衣機等負荷的識別監測,為電網調節用電峰谷和引導用戶有序用電提供輔助監測手段。
(二) 參賽要求
1.大賽遵循“學會主導、多方協同、廣泛參與、注重實效、引領創新”,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
2.參賽對象為全國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等。
3.大賽采用自由組隊方式,按要求組成團隊報名參賽,每個團隊不超過5人,每個參賽選手同一賽道不得重復參賽。
4.參賽報名須保證所提供的信息準確、真實、有效,團隊不得使用包含敏感、不文明字樣。
5.參賽作品必須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不得侵犯他人專利、著作權、商標權及其他知識產權,并確保提交作品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參賽作品的創意、技術及相關知識產權歸參賽團隊所有。如出現抄襲、盜用、提供虛假材料或違反相關法律法規一經發現即刻取消參賽權利,并自負一切法律責任。
(三)賽事安排
大賽設六大分賽區,包括:華北(京津冀)賽區、華南賽區(含港澳)、華東賽區、華中賽區、東北賽區、西南賽區,賽事分為四個階段。
1.報名階段(2022年11月-12月)
報名截止日期:2022年12月31日
報名網址:www.aicontest.cis.org.cn
2.提交作品階段(2023年1月-2月)
提交作品截止日期:2023年2月28日
3.初賽評審階段(2023年3月初)
對各賽區申報團隊和作品進行審核、評審,初賽采取線上答辯的方式,按照成績高底排序遴選決賽項目。
4.決賽階段(2023年3月底)
決賽時間:2023年3月,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決賽地點:北京,具體地點另行通知。
決賽形式:決賽以現場作品展示(揭榜掛帥賽道須提交樣機)、現場答辯相結合的形式進行。
四、獎勵設置
(一) 獎項設置
決賽設特等獎1個、一等獎4個、二等獎10個、三等獎32個。對大賽中表現突出的組織單位和支持單位,頒發優秀組織獎,予以鼓勵。
(二)獎勵辦法
1.對決賽各獎項頒發獎金、獎牌、榮譽證書。
2.邀請知名院士、企業家、投資人等組成專家團隊,大賽組委會將為獲獎項目提供與投融資機構的對接及推介服務。
3.對榮獲大賽一等獎以上的獲獎項目,優先推薦“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學技術獎”評選。
4.針對大賽中表現優秀的在校生、應屆畢業生,由大賽組委會推薦進入智芯公司實習、工作。對于獲獎學生,在滿足國網公司招聘條件要求的基礎上,優先錄用為智芯公司正式員工,并優先解決北京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