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一塊儀表也可以成就一項支柱產業
興起于上世紀70年代的儀器儀表產業,作為淮安市金湖縣工業的傳統優勢,被譽為金湖經濟發展的“四梁八柱”之一。目前全縣共有各類儀器儀表經營主體近2000家,其中制造企業804家、規模以上制造企業34家。
如何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近日,“市監護航 聚力發展”暨儀器儀表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在金湖召開(市監——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統稱)。議事苑觀察員就此進行了探訪。
市監護航
建設國內首家省級儀器儀表產業園
觀察員了解到,金湖縣在傳統儀表領域形成了較為厚實的技術積累,擁有省市高新技術產品28個。產品涵蓋溫度、壓力、流量、液位、顯示控制五大類168個品種,在石油、電力、化工、冶金等工業領域有廣泛的應用市場。2017儀器儀表產業被國家科技部認定為“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2022年,全縣儀器儀表產業實現開票銷售22.54億元、同比增長24.44%,入庫稅收7922萬元,同比增長26.75%。
科技要創新,計量要先行。在近日的“市監護航 聚力發展”暨儀器儀表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孫滬兵指出,省市場監管局將加大協調力度,充分運用質量、計量、標準、品牌等職能要素,推動質量鏈、創新鏈、品牌鏈與儀器儀表產業鏈深度融合,完善協同聯絡機制,加強保障能力建設,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加大精準幫扶力度,扎實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助力儀器儀表產業高質量發展。
淮安市市場監管局黨委書記、局長王銳說,市場監管部門將緊扣縣域特色產業發展戰略,圍繞技術改造、研發平臺建設等出臺20余項配套政策措施,合力建設國內首家省級儀器儀表產業園,持續擦亮金湖儀器儀表品牌。
淮安市政府副市長王向紅指出,淮安市政府希望金湖縣樹牢“質量第一”意識,深耕儀器儀表產業高質量發展,深化政產學研合作,開展核心技術攻關,破解“卡脖子”技術難題,加快建設省級儀器儀表產業示范園區。
會議期間,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江南大學、淮陰工學院及部分受邀企業同金湖縣部分儀器儀表企業達成戰略合作、組建聯合實驗室和人才聯合培養等合作協議。
司法合力
加強儀器儀表企業知識產權保護
在推動企業發展的同時,也需要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觀察員了解到,目前,金湖已有109家儀器儀表企業獲得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金額達5.85億元。“蘇儀”商標在2016年被評為江蘇省著名商標。
但是,金湖縣儀表企業的注冊商標也成為一些不法分子假冒、牟取利益的目標,2022年,犯罪分子陶某就因假冒金湖縣儀表企業的“BCST”“蘇儀”注冊商標而被淮安市中院一審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20萬,陶某非法經營額共計34萬余元。
據金湖縣儀表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走訪調查顯示,金湖儀表行業目前類似的侵權行為泛濫,轄區儀器儀表企業深受其害。淮安市中院民三庭副庭長丁然說,通過對陶某判處實刑,充分體現了人民法院對惡意侵權人嚴厲懲治的決心和創新的依法保護,可以有效防止警示侵權行為再發生,具有較為突出的阻礙、遏制、懲戒功能。
專家建議
新時期計量工作要緊密圍繞制造強國戰略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計量司副司長朱美娜指出,江蘇是全國的儀器儀表制造大省、使用大省,有一批全國著名的專、精、特、新和小巨人企業,金湖是江蘇省儀器儀表的重要集聚區之一,新時期計量工作要緊密圍繞制造強國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