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廣東省首個智能傳感器產業園——粵港澳大灣區智能傳感器產業園,正式揭牌,力爭5年內建成立足粵港澳大灣區輻射全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智能傳感器產業集聚區,形成千億級產業集群。
2022年12月,增芯12英寸先進MEMS智能傳感器及特色工藝晶圓制造量產線項目開工建設,打造集研發、量產制造、封測與應用為一體的MEMS制造平臺。計劃2024上半年通線,2025年年底滿產,一期第一階段達產后產能2萬片/月;一期第二階段達產后產能擴至6萬片/月。該產線規模遠超現有MEMS產線產能,或將成為中國乃至全球規模最大的MEMS產線,將對我國傳感器產業格局有較大影響。
代表性企業:
奧松電子
奧松電子是國內率先應用MEMS半導體工藝技術生產傳感器芯片的高新技術企業,廣東省內為數不多的IDM模式傳感器公司。
奧迪威(已上市)
國內超聲波傳感器龍頭企業,北京證券交易所第一家上市的傳感器公司。
颯特紅外
國內較知名的紅外傳感器、熱像儀生產企業。
深圳:國內最豪華一攬子政策,中國經濟最強省打造智能傳感器產業兩大核心之一
主要政策:《關于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意見》、《深圳市培育發展智能傳感器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2-2025年)》《深圳市關于推動智能傳感器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措施》
目標:到2025年智能傳感器產業增加值達到80億元、實現翻番,新增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制造業“單項冠軍”、“獨角獸”企業。
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起到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示范作用,先后發布《關于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意見》等一攬子政策,培育發展壯大“20+8”先進產業集群。
其中,智能傳感器產業是深圳首批先行產業,獲得重點扶持,深圳表示要“像重視集成電路一樣重視智能傳感器”,將智能傳感器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深圳聚焦智能傳感器設計、制造、封測、裝備材料等環節,加快新型傳感器材料、CMOS-MEMS集成技術、先進封裝工藝等核心技術攻關,建設MEMS中試線、MEMS傳感器產業基地,豐富智能傳感器在消費電子、汽車電子、智慧城市等領域應用場景,支持南山、龍華、光明等區建設集聚區,打造全要素完備的智能傳感器產業集群。
2022年,深圳光明區將支持建設一條兼具研發中試和量產能力的亞微米級8英寸MEMS中試線,項目總投資額15.33億元,建成后一條線產能可達3000片。重點推動深硅刻蝕、薄膜沉積、薄膜應力控制等核心制造工藝升級,形成標準工藝設計工具包(PDK),面向市內外有關企業提供研發中試和批量代工服務。
2022年12月,總規模50億元的智能傳感器產業基金已落地光明。此外,多項扶持政策落地,對企業能夠解決智能傳感器產業“卡脖子”問題的,資金資助最高達到了1億元!
2023年3月,首屆深圳國際傳感器與應用技術展覽會(SensorShenzhen)開幕,這是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大規模傳感器專業展會,吸引了全國各地眾多傳感器廠商,詳情參看《飛往深圳的航班里,坐滿了尋找傳感器機遇的廠商》
代表性企業:
匯頂科技(已上市)
中國指紋識別傳感器龍頭企業,領先的IC設計與解決方案領先提供商。
瑞聲科技(已上市)
中國MEMS十強企業,國內最大的MEMS傳感器企業之一,中國第二大MEMS聲學傳感器供應商。
速騰聚創
中國領先的激光雷達企業之一,擁有全球最多的整車廠(OEM)合作數車型,掌握激光雷達核心技術——MEMS振鏡技術。
結語
近年來,智能傳感器產業的發展得到各地的支持,包括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在內,出臺了許多地方政策,爭先發展智能傳感器產業,因篇幅有限,本文未能一一介紹,據估計約有30多個大中小城市明確支持發展傳感器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