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縣,這個人口僅有33.57萬的蘇北小縣,卻擁有各類儀器儀表市場經營主體近2000家,2022年,全縣儀器儀表產業實現開票銷售22.54億元,同比增長24.44%。
近年來,該縣著力驅動儀器儀表特色產業集聚,有效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在縣內形成了以經濟開發區為主陣地,金南、塔集等鎮(街)工業集中區為支撐,蘇儀集團、杰創科技、華海測控等儀器儀表企業為龍頭的協同發展格局。
該縣儀器儀表主導產品從石油裝備配套儀表拓展至溫度、壓力、流量、液位、顯示控制等五大類168種,并逐步向成套智能化系統延展;主要市場也從最初的縣內市場,穩步挺進歐美、拉美、東南亞等國際市場。
政策助力興產業
為不斷增強儀器儀表產業影響力,該縣將智能儀器儀表作為全縣制造業重點培育打造的八大重點產業鏈之一,出臺《金湖縣儀器儀表產業鏈發展實施方案》,“一企一策”建立起重點企業掛鉤培育工作機制。
截至目前,該縣擁有各類儀器儀表市場經營主體近2000家,2022年,全縣儀器儀表產業實現開票銷售22.54億元、同比增長24.44%;入庫稅收7922萬元,同比增長26.75%。
針對儀器儀表尤其是智能儀表制造企業存在的“小而活”、高成長的特點,建設湛鋼(江蘇)智能儀表產業園,打造初創型、科技型儀器儀表企業孵化平臺。
瞄準儀器儀表產業發展方向,聚焦產業發達地區,組建儀器儀表產業招商小分隊,大力實施駐點招商、以商引商,目前已簽約億元以上項目8個、2000萬至1億元高科技項目3個。
科技加持謀創新
傾力實施技術攻關,是該縣儀器儀表產業搶占市場的關鍵舉措。為此,在規上儀器儀表企業研發機構建設全覆蓋的基礎上,該縣鼓勵企業通過引進高端人才、強化校企合作方式,實現研發平臺升級改造。
現已與同濟大學、江蘇大學、南京工業大學等高校院所建立企業戰略聯盟,引進省科技副總11名,獲評省“兩站三中心”11個。各類企業擁有有效專利1381項,承擔省市科技項目18個,入選江蘇省新技術新產品推廣目錄12項,通過江蘇省級新技術新產品鑒定6個。
堅持以智改數轉賦能企業轉型,擁有江蘇省星級上云企業11家,國家兩化融合貫標企業10家,紅光儀表創成江蘇省智能車間,為以“多品種、小批量、高精密”為業務特點的儀器儀表企業樹立了智能化生產的標桿。
截至目前,該縣有儀器儀表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2家,占全部高企總數的16.8%;省級以上研發中心11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家,江蘇省 “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家,淮安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3家,江蘇省智能車間2家。該縣也被科技部授予“國家火炬金湖縣儀器儀表特色產業基地”稱號。
精細發展促提升
經過持之以恒的努力,該縣越來越多的智能儀表企業通過自主研發、技術轉移等方式,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代表性產品,先進性、可靠性和穩定性逐年提高。
蘇儀、杰創、杰克、華爾威等企業部分產品技術領先于國內其他同行,杰克儀表參與20多項國家標準的制定,全縣有3家企業與中石油、中石化等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
通過多年精細化發展,該縣儀器儀表企業已逐步成長為市場細分領域的“小巨人”、“隱形冠軍”,擁有江蘇省專精特新企業5家,國家專精特新企業1家。
隨著江蘇省工業物聯網裝備(熱工儀表)計量中心的落戶該縣,更為該縣儀器儀表產業在未來的發展提供了涵蓋技術開發、成果轉化、人員培訓、出廠檢測等多方面的優質、先進服務和產業整體的便利,產業成果得以彰顯。
該縣以“市監護航、聚力發展”暨儀器儀表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為契機,將金湖儀器儀表集聚區培育成為首批省級儀器儀表產業園,推動省計量院在該縣設立工作聯絡點,打造金湖儀器儀表標準研制,制定和發布地方標準,扶持金湖儀器儀表企業申報積極省質量信用AA和AAA、“江蘇精品”、省長質量獎,促進產業升級,持續打響金湖縣儀器儀表產業集聚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