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方面,在汽車電子領域,該公司已進入了聯合汽車電子、延鋒安道拓、江蘇阿現特等合資汽車系統集成商,以及寧波高發、保隆科技、三花智控、勝華波、南京奧聯等國內汽車系統集成商的供應體系,車規級磁傳感器芯片產品已在比亞迪、上汽集團、長安汽車、長城汽車、吉利汽車、蔚來、理想等整車廠實現批量裝車;而在工業領域,該公司終端客戶覆蓋了匯川技術、尼得科、英威騰、鳴志電器、大華股份、八方股份、雅迪、愛瑪等多家企業。
不過,供應商方面該公司存在供應商集中度較高的風險。其招股書提到“報告期內,公司向前五大供應商合計采購的金額占同期采購金額的比例分別為90.28%、90.26%、91.08%及94.20%,占比相對較高。”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主要在銷售模式上以經銷為主,經銷貢獻的營收占比近年來都在80%以上。
拓爾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8月10日,拓爾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拓爾微”)深交所創業板IPO審核狀態變更為“終止”,原因系該公司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文件。
據了解,拓爾微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模擬及數模混合芯片研發、設計與銷售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產品包括氣流傳感器ASIC芯片、電源管理芯片、馬達驅動芯片、鋰電池管理芯片、MCU芯片等在內的芯片產品與技術體系。同時,該公司結合下游市場的應用需求進行產業鏈延伸,將氣流傳感器ASIC芯片、MCU芯片進一步加工為氣流傳感器、MCU方案板等模組產品向客戶交付。
據悉,深交所于2022年6月30日依法受理了拓爾微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的申請文件,并依法依規進行了審核。截至拓爾微終止上市,已進行三輪問詢,
業務上,其招股書披露,拓爾微2020年、2021年、2022年營收為8.09億元、15.63億元、19.45億元;凈利為2.56億元、4.34億元、6.47億元;毛利率為 53.59%、58.83%和 56.53%。
客戶方面,拓爾微2022年前五大客戶為重慶盈達通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東灝興科技有限公司、深圳麥克韋爾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賽爾美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希格萊特科技有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拓爾微的氣流傳感器為其帶來了70%左右營收。同時據了解,拓爾微主要向其客戶銷售的產品為氣流傳感器和方案板,但其中,漢清達科技、東灝興科技、麥克韋爾科技均為電子煙廠商。
而在監管層的三次問詢中,均提到了行業政策相關的問題,去年開始政策對電子煙行業逐漸嚴監管,七成收入都來自電子煙客戶的拓爾微也難免遇到行業政策影響帶來的經營業績持續性問題。此外,IPO前夕,拓爾微的客戶和供應商曾低價入股,此舉也招致了深交所的問詢。
縱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9月27日,據上海證券交易所官網顯示,縱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縱目科技”)已主動撤回IPO申請,IPO進度顯示為“終止”。
據了解,縱目科技縱目科技成立于2013年,主要從事汽車智能駕駛系統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已形成從算法軟件到系統硬件,從智能駕駛控制單元到多種智能傳感器的全產品布局,能夠為整車廠商提供由智能駕駛控制單元、攝像頭、超聲波傳感器、毫米波雷達等硬件及配套軟件和算法集合而成的智能駕駛系統。
據悉,2022年11月23日,縱目科創板IPO獲上交所受理,而截至終止上市,該公司已經歷兩輪問詢。
業務方面,其招股書披露,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第一季度,縱目科技的收入為4966.01萬元、8,383.04萬元、2.27億元和9003.48萬元,凈利潤為1.60億元、-2.09億元、-4.16億元和-1.55億元,毛利率為10.75%、16.43%、13.21%和10.38%。
客戶方面,招股書顯示,縱目科技已量產或取得定點的客戶包括賽力斯汽車、長安汽車、嵐圖汽車、吉利汽車、一汽集團、上汽集團、北汽集團、江鈴集團、江汽集團、理想汽車、威馬汽車、長城汽車、比亞迪汽車、蔚來汽車、合眾新能源汽車、華人運通汽車、牛創汽車等。
但值得注意的是,縱目科技的研發費用率處于較高水平。報告期內,該公司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20億元、1.72億元、2.69億元和8673.74萬元,研發費用率(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40.65%、205.13%、118.32%和9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