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智能傳感器MEMS研發服務平臺在鄭州高新區開工建設,項目總投資約15億元,力爭2024年9月具備部分投產條件,2025年年底達到交付使用條件。屆時,將實現“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技術應用—成果產業化”全過程無縫銜接,推動智能傳感器產業邁向規模化、特色化、差異化、高端化發展,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智能傳感器產業生態圈。
在集成電路領域,公共研發平臺和中試平臺建設工作也在快馬加鞭。10月8日,省委專題會議研究同意實施集成電路中試平臺(公共研發平臺)建設項目。11月28日,集成電路中試平臺項目在鄭東新區經濟發展局完成了項目備案。目前,中試平臺建設工作正在有序快速推進。
由省智能傳感器行業協會建設的“河南省智能傳感產業互聯網平臺”,并購整合了中國傳感器網、傳感器專家網、傳感器咨詢網等,已經成為全國傳感器產業領域最大的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平臺累計交易量突破20億元。
“通過平臺匯聚產業數據,組織上下游優質資源,構建產業大數據和產業服務,我們可以實現從人才到研發、研發到產品、產品到場景、場景到市場的深度融合。”河南省智能傳感器行業協會秘書長朱寧表示,未來我省將進一步發揮產業創新生態平臺作用,暢通“研發設計—產品—場景—市場”全要素對接渠道,為智能傳感器和半導體產業立足河南、走向全國提供全鏈條服務。
創新服務發力,打造產業引擎。為了全力營造良好的產業鏈創新生態,省科技廳圍繞我省7大萬億級制造業集群和28個重點產業鏈一體化布局創新鏈,全面啟動科技服務綜合體工作,為創新主體提供專業、精準、高效的創新服務。
今年2月,省科技廳作為鏈長責任單位組織動員工作專班各成員單位,在全省范圍內面向用戶單位廣泛征集應用場景、使用需求,面向產業鏈生產及研發單位征集新型產品、服務及解決方案。截至目前,共征集智能傳感器應用需求信息29家89項產品需求,征集29家傳感器企業相關新產品和優勢產品信息126項。
與此同時,省科技廳圍繞智能傳感器和半導體全產業鏈開展創新鏈全要素布局,實施2023年度重大科技項目13項,合計支持省財政經費4840萬元,涵蓋材料、芯片、傳感器、裝備制造、應用場景示范等方向,為提升產業鏈各關鍵環節核心競爭力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根據年度目標要求,今年河南省將重點實施20項左右重大創新項目,實現一批核心技術突破,培育創新龍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等50家以上,墨子實驗室等平臺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場景應用示范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推動鄭州、洛陽兩個產業核心區創新發展能力和集聚效應進一步凸顯,N個特色產業基地建設初見成效,把智能傳感器和半導體產業初步建設成為全省新興領域代表性、標志性產業。(姜春艷 張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