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船舶行業。《指南》指出,以智能化綠色化改造為主線,重點推動智能制造裝備、綠色制造裝備在船舶制造業的推廣應用,更新船舶制造、修理、改裝及配套過程中加工、裝配、切割、噴砂、涂裝、焊接、舾裝、除銹、中小組立、運輸、倉儲物流、檢驗檢測、起重、公用動力、節能降碳、綠色環保等設備。加快高端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生產建造設備升級,推廣應用先進船用電池動力總成系統,推動沿海內河船舶電氣化改造。以船舶工業軟件更新換代為重點,推動船舶工業軟件研發應用。引導企業開展智能綠色工藝升級改造,加快數字化轉型,創建智能綠色工廠。
十二、航空行業。《指南》指出,聚焦民用大飛機、大型水陸兩棲飛機、航空發動機三大領域,提升總裝集成、試驗驗證、供應鏈配套、運營支持、數字化五大能力。到2027年,升級航空發動機、大飛機試驗驗證平臺,改造飛機培訓設備、信息化設備,完成專業數字化仿真設備升級,更新電子元器件檢測驗證平臺,完成大型水陸兩棲飛機批生產、軟硬件、客戶服務等設備升級,更新航空領域工業操作系統和工業軟件。
十三、石化通用裝備行業。《指南》指出,以石油石化裝備生產制造自動化智能化升級為重點,以綠色工廠、數字化工廠建設為目標,更新改造油氣專用裝備的加工和檢測設備。到2027年,大型高端隨鉆井下工具儀器和高壓泵閥箱體/殼體復雜結構的加工普遍實現一次裝夾成型,加工精度普遍提高1個數量級(到0.01mm 或更高精度)。
十四、軌道交通裝備行業。《指南》指出,以生產制造、起重運輸、試驗驗證研發等設備為重點,重點推動生產、運營各環節的數字化轉型,打造智能化生產線,建設一批數字化車間,提升協同設計、生產制造、故障預測與健康管理(PHM)系統運維等各環節的效率,更新改造高精度加工機床、沖壓成型下料設備、起重運輸設備、焊接設備、鑄鍛設備、噴涂設備、調試設備、電氣控制設備、儀器儀表等。
十五、農機裝備行業。《指南》指出,以推動農機裝備生產制造設備/產線智能化升級和效能提升為重點,更新改造各類生產制造設備/產線(柔性剪切、成型、焊接、機加、涂裝、裝配及智能化管控系統)、檢測試驗設備、智能化服務平臺設備等。到2027年,設備更新率達到30%,能耗下降15%以上。
十六、醫療裝備行業。《指南》指出,以高精度加工、自動化組裝及先進檢測技術為重點,改造高端生產、檢測裝備,更新用于診斷檢驗、治療、監護與生命支持、養老康復等醫療裝備的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等環節的生產型設備。到2027年,基本完成生產加工設備的更新換代,生產設備的自動化、數字化及網絡化持續提升,行業整體效率不斷提高,生產成本減少,產品競爭力不斷增強。
十七、電力裝備行業。《指南》指出,以電力裝備行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為重點,推動生產制造設備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更新改造電力裝備的生產加工設備、試驗研發設備、節能環保設備等。預計到2027年,核心業務領域關鍵生產設備實現智能化改造,數字化生產水平大幅度提高。
十八、食品行業。《指南》指出,以生物發酵、乳制品、釀酒、制糖、制鹽、罐頭、飲料等領域主體設備達到設計使用年限或實際投產運行超過10年老舊裝置為重點,加快更新改造老舊、低效、高耗能設備。到2027年,完成全產業鏈裝備迭代升級,大幅提升生產效率,降低工人勞動強度和能耗。
十九、紡織行業。《指南》指出,以老舊設備更新和綠色化升級改造為重點,重點聚焦新型紡紗、織造、機織針織設備更新,加快自動化、連續化、綠色節能設備應用;推動聚合、紡絲、牽伸成套設備更新,進一步提升化纖行業智能化水平;推動定型機、染色機、染料助劑自動輸配送系統,提升印染行業節能減排、綠色化數字化水平。到2027年,棉紡行業生產效率顯著提升,化纖行業滌綸長絲設備的更新換代率進一步提高,印染行業生產綜合成本降低5%-10%,預計全行業完成更新超25萬臺(套)設備,拉動投資2500億元。
二十、輕工行業。《指南》指出,以老舊設備更新、智能化和綠色化升級改造等為重點,推動家電、皮革、造紙、五金制品、塑料制品、電動自行車、電池、日用陶瓷等重點輕工行業關鍵生產制造和檢驗檢測設備更新,推廣應用高速和高精度設備、自動化和智能化控制設備、高能效設備等。到2027年,預計全行業完成更新超10萬臺(套)設備,拉動投資預計2000億元,重點輕工行業關鍵設備的自動化程度和數字化率明顯提升,生產成本和能耗水平顯著降低,生產效率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