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在時代的浪潮中,科技創新是澎湃動力,而大學生則是駕馭浪潮的先鋒。從金融專業到科技領域,數據與靈感共舞,他以智慧為筆,繪就創新藍圖;以“可重構采樣架構”和智能化瞬態信號采集技術為核心深入探索,他憑借無畏的勇氣和敏銳的洞察,在科技創新領域開疆拓土;無數次的測試與創意交織,他敲打出改變智能化國產儀器創新的節奏,推動著高端測試儀器性能突破瓶頸,實現了“換道超車”……他便是電子科技大學自動化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陳李,一個在電子科技大學校園的知識海洋里,用思維的火花在科技的啟迪下碰撞后,在智能化測試技術領域開創了儀器科學發展的新路徑,助力中國測試技術邁向“全國唯一,世界唯二”的新高度,憑借國產儀器換道超車技術大放異彩。
這些成果不僅體現了陳李在科研創新路上的矢志追求,更展現了青年學者在科技強國戰略中的使命擔當,這也讓他在科研的星辰大海中啟航,在創新的荊棘路上奮勇,寫就出一首中國科研發展的“青春之歌。”
從金融到科技領域
用數據書寫新篇章
作為一名跨專業學生,陳李的學術旅程并非始于工程,而是金融。面對專業內容的改變,他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高考時,他考入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懷揣通過金融強國的夢想。然而,深入學習后,他意識到,“金融的底氣來自于科技。”沒有科技的支撐,金融如同無根之木,難以為國家繁榮提供長久保障。
在美國攻讀量化經濟學碩士期間,陳李兼修機器學習與數據科學課程,并在一場關于中美貿易的課堂辯論中明確表達:“中國不能永遠停留在價值鏈底端,必須掌握核心技術,在關鍵領域不受制于人。”懷揣這樣的使命感,他毅然放棄亞馬遜高薪崗位的邀約,回國投身科技報國的最前線。
提出兩個“首次”
實現“換道超車”
回國后,陳李加入電子科技大學高速數據采集團隊,專注于智能化測試技術的研究。他提出了一系列創新方案,為團隊解決了傳統儀器面臨的技術瓶頸,完成了兩個“首次”——國內首次提出“可重構數字帶寬交錯技術”(RDBI),大幅提升儀器的資源利用率;首次實現智能化瞬態信號觸發與自適應采樣技術,為復雜信號的高效捕獲提供了解決方案。
這些技術突破了傳統儀器的硬件性能限制,實現了“智能化的換道超車”。在陳李的推動下,團隊研制的測試儀器性能實現倍增,綜合技術指標達到“世界唯二,全國第一”,為國產高端測試儀器在國際舞臺上贏得了話語權。
學術成果,是陳李科研實力的重要體現。在博士期間,他發表了13篇學術論文,兩次在國際學術會議上作報告,研究成果引起與會專家的高度關注,其中一篇論文更榮獲最佳會議論文獎。這些成果不僅展現了陳李在智能測試領域的學術深度,也進一步奠定了其科研工作的國際影響力。
用跨學科背景
展現項目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