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儀表商情網 科技前沿】病毒定向清除腫瘤、尿液提煉干細胞、硬度超金剛石新材料、智能機器虹膜識別……這些正在或已經被科學驗證的創新技術,可能會成為我國未來并跑、領跑世界的先進科技。
新藥創制
砒霜治療白血病:如青蒿素一般,從砒霜中提取的亞砷酸也是中醫留下的瑰寶。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教授張亭棟在上世紀70年代,從黑龍江農村地區治療惡性腫瘤的中醫秘方中,發現并從砒霜提煉出三氧化二砷制成亞砷酸注射液。經過臨床試驗后,國內外醫學界確定三氧化二砷對M3型白血病治療效果明顯,先后被中國與美國藥品監管部門批準臨床使用。哈醫大第一醫院院長周晉表示,目前,醫院正在探索將亞砷酸推廣至癌性胸水、肝癌等實體瘤的治療中,這項原創科技的前景十分光明,價值巨大。
病毒定向清除腫瘤: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顏光美團隊發現一種名為M1的天然病毒,能精準識別、定向殺傷腫瘤細胞。一系列細胞培養與靈長動物實驗發現,M1病毒能選擇性地感染并殺死包括肝癌、結直腸癌、膀胱癌、黑色素瘤在內的多種癌細胞,而對正常細胞無毒副作用。顏光美說,目前這項原創新研究在國際上處于領先水平,爭取兩年內展開臨床試驗,并研制出原創新藥在2019年上市。
健康保障
國家基因庫助力基因技術:基因測序是指借助基因序列分析,鎖定個人病變基因,以此提前預防和治療,為部分重大疾病、出生缺陷、惡性腫瘤提供精準防控路徑。華大基因執行副總裁朱巖梅介紹,華大基因已開發一系列針對遺傳性疾病、腫瘤、感染性疾病的基因測序臨床檢測和診治方法,并已在世界55個國家500多家醫療機構、國內60多家三甲醫院開展了臨床應用。依托華大基因正在建設的深圳國家基因庫,一期工程即將建成投入使用。
人體尿液中提煉干細胞:被醫學界稱為“萬用細胞”的干細胞,是當前生物再生醫學的研究前沿領域。中科院廣州生物與健康研究院院長裴端卿帶領團隊,在人體尿液中發現提取誘導生成多能干細胞,植入小鼠體內能誘導生成牙齒。研究還發現,多能干細胞還可直接誘導為神經干細胞,為神經類疾病的治療提供新途徑。裴端卿表示,今后利用尿液中提取誘導的多能干細胞,經過研究編程后輸入到身體有病受損器官,可實現人體組織器官有效修復。
“新材料之王”石墨烯:石墨烯是迄今為止自然界最薄、強度最高的材料,同時還有著非同尋常的導熱性和導電性,被稱為“新材料之王”。目前,中科院重慶研究院已成功制備出15英寸單層石墨烯,可運用于手機顯示觸摸屏。青島華高墨烯科技公司董事長施建新說,公司利用石墨烯特性,研發新型防彈衣,防彈插板只需17毫米就能達到甚至超過傳統產品的防彈效果,重量還可減輕20%。
合成新材料硬度超過金剛石:天然金剛石被公認為自然界中最硬的材料,但由于熱穩定性差,導致其在切割、鉆孔等方面的應用受限。2013年,以燕山大學田永君團隊為首的中外科研團隊,采用高溫高壓技術成功地合成出納米孿晶結構立方氮化硼新材料,其硬度超過金剛石單晶。田永君表示,在立方氮化硼新材料研發基礎上,團隊在2014年成功合成出硬度兩倍于天然金剛石的納米孿晶結構金剛石塊材,并探索出一條合成高性能超硬材料的全新可靠途徑。
人工智能和腦科學
智能機器人(45.600,1.59,3.61%)應用廣發展快:當前新一代智能機器人研發在全球已經起步,相比傳統工業機器人,新一代智能機器人更靈活應用更廣。目前,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文信息處理、大數據輿情分析、智能視頻監控、生物特征識別等智能科技成果已經在我國進入大規模實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