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商訊:2017年已過去大半,業界關于5G測試的話題不斷。據悉,中國步入5G技術驗證試驗第二階段測試。那么,國內外的運營商、設備商在5G試驗中的進展如何?
截至目前,華為、中興基本完成了第二階段的測試任務,愛立信、諾基亞啟動測試,大唐、三星后續將按計劃啟動測試工作。同時,該階段測試還引入了是德、羅德、聯儀、展訊、MTK芯片/儀表廠商參與,實現了儀表與系統設備的物理層互通,中國5G工作已全面轉向標準化和技術試驗。
5G測試穩步推進
從目前來看,我國的5G測試一直在按計劃穩步推進。根據我國IMT-2020(5G)推進組此前公布的消息,在2018年5G第一版本標準落地之前,我國將針對5G核心技術開展5G技術研發試驗,并將5G技術研發試驗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主要針對單點技術樣機功能和性能測試。第二階段,將基于統一的設備規范和測試規范,面向5G典型場景開展。第三階段將開展5G系統的組網關鍵技術驗證,評估5G系統在組網條件下的性能,同時,開展5G典型業務演示。
去年9月,我國結束了5G技術研發試驗第一階段測試,第一階段測試主要是端到端的單點技術測試。在測試結束時,華為、中興、愛立信、諾基亞、大唐、英特爾、三星7家廠家均不同程度的完成了大規模天線、新型多址、新型多載波、高頻段通信、全雙工等7個無線關鍵技術,以及網絡切片、移動邊緣計算等4個網絡關鍵技術的驗證。
去年底,我國開始了5G技術研發試驗第二階段測試(以下簡稱第二階段測試),并計劃在今年底完成。與第一階段測試不同的是,5G第二階段測試不再局限于單點技術測試,而是要面向5G典型場景測試,并將聚焦實現5G連續廣覆蓋、熱點高容量(高低頻)、低頻高可靠、低功耗大連接、低時延高可靠等典型場景及混合場景下的技術方案。同時參與測試企業也不局限于之前的7個設備商,芯片、儀表廠商也將參與其中,開展產業鏈的對接測試。
據悉,連續廣覆蓋場景是移動通信最基本的覆蓋方式,以保證用戶的移動性和業務連續性為目標,為用戶提供無縫的高速業務體驗。該場景要求能夠在小區邊緣、高速移動等惡劣環境為用戶提供 100Mbps 以上的用戶體驗速率。
熱點高容量場景主要面向局部熱點區域,為用戶提供更高的數據傳輸速率,滿足網絡極高的流量密度需求。該場景要求能夠達到1Gbps 用戶體驗速率、10 Gbps 峰值速率和10 Tbps/km2 的流量密度需求。
低功耗大連接場景主要面向智慧城市、環境監測、智能農業、森林防火等以傳感和數據采集為目標的應用場景,具有小數據包、低功耗、海量連接等特點。這類終端分布范圍廣、數量眾多,不僅要求網絡具備超千億連接的支持能力,滿足100萬/km2連接數密度指標要求,而且還要保證終端的超低功耗和超低成本。
低時延高可靠場景主要面向車聯網、工業控制等垂直行業的特殊應用需求,這就要求該場景能夠為用戶提供毫秒級的端到端時延和幾乎100%的可靠性。
目前,我國已建設成全球最大的5G試驗網,6家企業每家完成5個站址建設,在懷柔共建設30個基站。同時,寧波、上海、廣州、蘇州等城市被劃為首批5G外場測試試驗網建設城市,5G測試步伐進一步加快。
5G第二階段測試進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