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推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NQI專項課題“衛星導航遠程時間頻率傳遞及溯源應用示范”實施,加強課題各參加單位及相關行業、地方計量機構技術交流,促進衛星導航遠程時間頻率傳遞溯源技術推廣應用,10月20-22日,課題牽頭單位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計量院”)組織聯合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在上海舉辦了“衛星導航遠程時間頻率傳遞及溯源應用示范”技術交流會。河南、湖南、上海、重慶、廣東、遼寧、山西、青島、新疆等9家地方計量機構,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2家重要行業單位以及時間頻率領域知名企業代表30余人參會。
技術交流會現場
課題負責人、中國計量院時頻所研究員梁坤介紹了課題的研究背景、基本情況、階段性進展以及后續進度安排。與會人員分別介紹了各自遠程時間溯源站的建設情況、課題經費執行情況以及時頻傳遞系統應用示范情況。此外,與會人員還介紹了時間頻率傳遞、溯源與共享平臺和NIMDO(實時溯源到UTC(NIM)的精準時間頻率源)網絡時間同步性能測試,并圍繞衛星導航遠程時間頻率傳遞及溯源應用示范等進行了深入交流。會議期間,參會人員參觀了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實驗室,學習了解精密時間頻率應用、衛星導航產品檢測等方面的情況。
據了解,“衛星導航遠程時間頻率傳遞及溯源應用示范”是NQI專項 “空間導航與定位NQI技術集成及應用示范”的課題之一,旨在研究形成可在我國推廣的遠程時間溯源示范體系,推動以北斗為代表的衛星導航系統在時間頻率傳遞方面的應用,逐步滿足我國相關地區及行業對高精密時間頻率數據的需求。
目前中國計量院已經聯合部分課題參加單位建立了NIMDO遠程實時溯源鏈路。已安裝運行NIMDO時間頻率源,與UTC(NIM)偏差保持在±10 ns以內(90%以上情況)。除此之外,在貴州、新疆和黑龍江等省/自治區級計量機構進行應用示范和長時間的連續運行。
同時,中國計量院基于國家計量科學數據中心平臺研究了實時時間頻率數據流遠程傳輸存儲技術、基于 Web 的實時時間頻率比對及發布技術,構建了遠程時間頻率實時比對及發布系統,開發了時間頻率傳遞、溯源與共享平臺專題服務。專題服務實現遠程時間頻率源之間及遠程時間頻率源與UTC(NIM)之間進行實時比對,為遠程時間頻率溯源體系中各用戶提供實時及歷史溯源時間偏差、頻率偏差、不確定度等系列結果信息。
據悉,中國計量院作為我國的國家計量院,建立和保存著我國秒長基準NIM5激光冷卻銫原子噴泉鐘和原子時標國家計量基準UTC(NIM)。中國計量院還與國際計量局合作,通過其關鍵比對數據庫(KCDB)保障我國時間頻率量值與國際標準時間等效,并直接溯源到國際單位制(SI)秒定義。目前,中國計量院已經掌握了基于北斗、GPS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遠程高精密時間頻率傳遞溯源關鍵技術,并將通過課題的進一步實施,加強與各參加單位的合作,拓展完善國家遠程時間溯源體系,推進精準時間頻率及其溯源傳遞在我國各地區、各行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