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廣東省人大代表、暨南大學質譜儀器與大氣環境研究所氣溶膠研究實驗室主任李梅:發展高端科學儀器 助推大氣污染防控
南方網訊 “污染防治需要科技創新助力,其中高端科學儀器能發揮重要作用。”省人大代表、暨南大學質譜儀器與大氣環境研究所氣溶膠研究實驗室主任李梅說,今年她提交了關于加大高端科學儀器支持力度的建議,希望繼續創新質譜儀器等高端科技研發,助力廣東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
廣東省人大代表、暨南大學質譜儀器與大氣環境研究所氣溶膠研究實驗室主任李梅
過去一年,李梅最關注的是污染整治話題。去年8月,她在參加廣州市天河區林和街道人大代表接待日活動時了解到,該街道有些地點由于垃圾箱配置不足,導致生活垃圾滿溢,少數居民直接把垃圾堆放到地上。“一個大姐對我說,希望及時清理垃圾、滅蚊滅鼠,給居民提供一個清朗的生活環境”。
李梅把這件事記在了心上。通過實地考察,她發現群眾的建議意見非常合理,于是馬上把情況反映到街道。僅用了一天時間,街道城管科就結合垃圾分類工作,對垃圾站點進行重新設置,改善小區衛生環境,并把辦理情況反饋給人大代表和來訪群眾。
一年來,李梅奔走在廣東各地城鄉,調研水土氣污染防治情況,見證了廣東環境治理的有效成果,也發現了其中的不足。她認為,臭氧正在成為制約廣州提高環境質量的重要因素,“廣州的汽車尾氣、工業生產及生活面源排放出的氮氧化合物和揮發有機物,是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作為一名科技界代表,李梅希望能加快大氣污染物監控分析領域的技術創新,為有關部門的決策提供更好的參考方案。
為了能夠精確捕捉大氣污染物、做好大氣污染監測,李梅建議,廣東要高度重視質譜儀器等行業發展,加大科技創新扶持力度。“質譜儀器不僅是國防、核工業戰略產業的重器,也可以成為PM2.5監測的神器,雖然產業市場規模較小,但對國計民生影響力很大。”
如何推動像質譜儀這樣的高端科學儀器產業發展,是李梅一直思考的課題。“希望能夠采取‘一業一策’的方式,多方位地扶持高端科學儀器產業發展。”她認為,可以重點支持行業龍頭企業,深化與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合作,通過“政產學研用金”協同,打通產業鏈、創新鏈,構建集聚優勢資源的高端科學儀器產業創新基地。(南方日報記者 杜瑋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