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的杭州,春光明媚,但對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員工郭銳來說,卻根本無暇顧及窗外大好的春色。“中飯在食堂扒了幾口就回車間了,反正公司為我們備了面包、牛奶、紅牛飲料之類零食,肚子餓的話隨時可以補充能量。”郭銳說。【專題:紅外測溫儀,疫情帶火的2020首個爆款】
大立科技是國內少數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從核心器件到整機系統全產業鏈完整的紅外熱像儀專業制造商。1月20日晚上,鐘南山院士在接受央視采訪時表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有“人傳人現象”時,親歷過抗擊非典疫情的公司董事長龐惠民就敏銳地意識到,市場對防疫類紅外熱像儀的需求會激增,并立即決定緊急動員應急生產。原本21日凌晨準備坐火車回湖北襄陽老家的郭銳,響應公司號召立即改變計劃,留在杭州堅守在生產一線。這一守,已經50多天。
大立科技生產車間
連續50多天堅守一線崗位,非常辛苦但很值得
郭銳和他的愛人老家都在湖北襄陽。“本來1月20日是開始放假的日子,所以我們早早買好了1月21日凌晨回老家的火車票,中途還要在武漢轉車。”郭銳說,“說實在,平時我們也沒時間回去,每年都是春節回趟家。”
郭銳在大立科技工作已有十一個年頭,現在是公司生產部單板調試組的一名班組長。接到公司的緊急通知后,郭銳立即和愛人商量,放棄了回家的打算,第二天就趕到公司上班。
郭銳在工作中
“我們班組原來一共有12名員工,那時候因為放假,許多人已經踏上返鄉行程一時趕不回來,能來上班的就只有5個人。”于是,在崗的員工只能一個頂兩個用。
1月21日,郭銳就干了個通宵,凌晨四五點鐘才下班。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每天干到十一點、十二點是常有的事,有時干到凌晨。“最早下班也要晚上8點多吧。”
身為班組長,郭銳經常還要提早兩個多時到單位。“我一般6點不到到單位,為產品調試做好各項準備,這樣其他人一到,馬上就可以進行產品調試。特殊時期,主要也是為了搶時間。”
從1月21日至今,50多天的時間,郭銳和他的許多小伙伴們一天都沒有休息過,“生產任務也不允許我們休息。”郭銳說。
雖然非常辛苦,但郭銳覺得很值得。“我們的付出也是為抗擊疫情在貢獻,更何況我們公司有好多產品是發往武漢、發往湖北的,也算是為家鄉作了點貢獻。”
日產量翻了兩倍多,班組人數多了80%
大立科技副總經理范奇告訴錢江晚報記者,疫情發生之前,公司的防疫類紅外熱像測溫儀產品日產量不到100臺。隨著疫情迅猛發展,市場需求激增,但因為恰逢春節長假,公司要擴大生產,卻面臨著物料短缺、物流不暢、人員不足等重重困難。
大立科技生產車間
“為了保障生產材料的持續穩定供應,我們第一時間通知供應商加急備料,還擴增了供應商名單,同時將民品生產的絕大部分力量都投入到了防疫類產品的生產中去。”范奇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