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一年招生,目前共有本科生和碩士研究生140多名,博士研究生2名,生源都是來源于通信、材料及機械自動化等專業成績前40%的學生。”古元東表示,學院參照國際著名高校與研究院/中心合作辦學模式,學院核心師資畢業于世界百強高校、科研院所,具有集成電路行業國際領先企業經歷,通過“校園+工研院/企業”的開放合作教學形式,培養學生具備微電子及其交叉學科的基礎知識。“為傳感器產業奠定產業基礎、培育產業基因,“為‘超越摩爾’研發招攬人才。”
學院為何會落戶嘉定?“成熟的制造業環境是最重要原因。”古元東說,張江一帶的集成電路產業更偏向于計算、存儲等業態,而更前端的傳感領域,是“市場參與度很高的業態”,需要多元化的應用場景、高能級的產業基礎和強有力的科研支持,“這些在嘉定都可以找到,比如蓬勃發展的汽車‘新四化’,就是傳感器的巨大‘藍海’。”
▲工作人員示范新應用技術:在空氣中揮一揮手,大屏幕中的車門便自動打開
面向“十四五”,嘉定明確了打造千億級智能傳感器及物聯網產業的目標,以嘉定新城擴區為契機,進一步優化產業空間布局。結合嘉定優勢產業特點,重點發展以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汽車電子芯片、以MEMS傳感器為代表的物聯網芯片、以精準醫療為代表的高端裝備核心和關鍵芯片,聚焦重大項目落地,推動上下游產業鏈協同發展。
▲MEMS示意圖
這些未來“藍圖”,對于和微電子“結緣”僅3個多月的王秋艷來說,或許有些抽象。但是“汽車城”+“智能傳感”的組合,“完美契合”了她的本碩專業背景,讓她對未來的學業和就業都更添憧憬。再過幾個月,位于嘉定校區的學院新教室就將啟用,她和同學們將從寶山校區來到嘉定校區。“3年的碩士學習,光陰如金,希望未來在這座‘動感之城’,留下屬于我的人生出彩篇章。”
撰稿:涂軍
原標題:《這個產業,是嘉定產業轉型“排頭兵”中的“排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