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儀表商情網報道 8月12日23時20分許,天津濱海新區開發區瑞海公司的危險品倉庫發生爆炸。
13日21:00,來自爆炸核心區的權威消息稱,越接近核心區,刺鼻的氣味越重,地上滿是釘子和爆炸產生的各種碎片,被炸毀的車輛橫七豎八地攔在路上,觸目所及幾堆火點正在燃燒,烈火產生的滾滾濃煙彌漫在空氣中。
危險品倉庫爆炸將如何影響濱海的環境?
13日16:30舉行的首次新聞發布會上,天津市環保局局長溫武瑞表示,事故現場周邊五個日常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的檢測結果顯示,目前事故引發的甲烷、甲苯等六種空氣污染物水平與天津全市整體水平基本相當。
目前,國家核生化應急救援隊正在展開有毒有害氣體檢測,目的是迅速了解毒染氣體的分布范圍、濃度等情況,根據指揮部要求視情展開洗消工作。據團政委杜江表示,從可見的濃煙來看,可能仍有一些不明的有毒有害物質留存,目前,他們已派出4組隊員穿著重型防護服,攜帶檢測設備到爆炸現場開展抵近偵察。
空氣污染物濃度在下降
一位去過爆炸點的人士向記者介紹,在靠近集裝箱停車場的位置,地上一片灰白,走在上面像是踩在炭上一樣,還會響。空氣中彌漫著橡膠燒焦的味道,夾雜著油漆和說不出名字的化工原料燃燒的味道,隔著口罩聞起來仍有些許刺鼻。
事故發生后,公安部消防局官方微博稱,發生爆炸的倉庫內存放四大類、幾十種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有氣體、液體、固體等化學物質,主要有硝酸銨、硝酸鉀、電石等。
溫武瑞在上述發布會上稱,事故發生后,天津市環保局共組織出動監測人員近200人次,布設環境空氣監測點位17個,采集空氣樣品80余個;水和廢水監測點位5個,采集水樣品12個。13日3時40分,環保部門初步確定事故現場刺激性氣味氣體主要為甲苯、三氯甲烷、環氧乙烷。
4時,在受事故污染最嚴重的下風向(新港八號路)應急采樣監測數據顯示,環氧乙烷濃度范圍1~2毫克/立方米,根據《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制GBZ2-2002》,環氧乙烷在空氣中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為5毫克/立方米。
5時30分應急監測采樣監測數據顯示,甲苯濃度為3.7毫克/立方米,超過了《國家大氣污染物濃度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規定的廠界無組織排放濃度限值(2.4毫克/立方米);三氯甲烷濃度為1.72毫克/立方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和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中未作規定[低于車間空氣中三氯甲烷衛生標準(GB16219-1996)規定的車間最高允許濃度20毫克/立方米限值]。
4時監測到的揮發性污染物VOCs數值為5.7毫克每立方米,超過了《天津市工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標準(DB12/524-2014)》規定的無組織排放濃度限值(2.0毫克/立方米),但6時VOCs下降為5.02毫克/立方米,8時降至0.1毫克/立方米,低于《工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標準(DB12/524-2014)》規定的無組織排放濃度限值。此外,截至13:00,現場監測環氧乙烷未檢出。
溫武瑞表示,事故點周邊5個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6項常規污染物(PM2.5、PM10、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碳、臭氧)未受到明顯影響,與天津全市平均水平基本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