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新時代我國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綱領性文件,將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動我國知識產權保護能力和保護水平全面提升?!眹抑R產權局副局長甘紹寧說,該意見的出臺為做好新時代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回答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知識產權保護“干什么、怎么干”的問題。
該意見共99條,提出建立健全社會“共治”模式、加強跨部門跨區域辦案協作、建立完善市場主體誠信檔案“黑名單”制度、健全失信聯合懲戒機制等一系列創新舉措。并明確提出,力爭到2022年,侵權易發多發現象得到有效遏制,權利人維權“舉證難、周期長、成本高、賠償低”的局面明顯改觀;到2025年,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達到并保持較高水平,保護能力有效提升,保護體系更加完善。
5G+工業互聯網 驅動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
工業互聯網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鍵支撐,5G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演進升級的重要方向,二者都是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重要驅動力量。工信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3月8日發布《工業互聯網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指南》。該指南指出,到2020年,初步建立工業互聯網標準體系,重點研制工廠內網、網絡資源管理、邊緣設備、工業大數據、安全能力評估等產業發展急用標準。到2025年,制定100項以上標準,基本建成統一、綜合、開放的工業互聯網標準體系,涵蓋工業互聯網關鍵技術、產品、管理及應用需求。
11月19日,工信部印發《“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推進方案》,明確了5G+工業互聯網發展目標。到2022年,我國將突破一批面向工業互聯網特定需求的5G關鍵技術,打造一批“5G+工業互聯網”內網建設改造標桿、樣板工程,形成至少20大典型工業應用場景。
與此同時,鼓勵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產業聯盟等聯合建設“5G+工業互聯網”技術測試床,開展融合技術、標準、設備、解決方案的研發研制、試驗驗證、評估評測等工作。面向“5G+工業互聯網”10個重點行業,鼓勵各方聯合建設行業應用測試床,提升垂直領域的5G應用創新能力。
電池污染治理 發力點轉向回收再生環節
蓄電池廣泛應用于交通、通訊、儲能、物流等行業,隨著環保整治和行業準入,電池污染治理已從生產環節轉到回收和再生環節。8月14日—23日,國家發改委等組織起草了《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抓住了鉛蓄電池全生命周期污染防治的最薄弱環節,要求到2025年底,規范回收率達60%以上;提出“臺賬制度、大數據管理”,實行鉛蓄電池全生命周期關鍵節點電子臺賬制度,并要求相關企業將臺賬信息上傳到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系統等。
9月30日—10月30日,工信部對2016年發布的《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和《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公告管理暫行辦法》進行修訂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新修定的管理辦法體現了以科技和技術驅動,使動力蓄電池的溯源和利用等更完善、更安全;首次對鋰元素回收率提出規范,升級了設備、氣體排放等環保要求,新增對運輸安全的要求;要求突破關鍵共性技術,有效降低生產成本,逐步培育成熟產業體系等。
三年規劃出臺 金融科技提至戰略部署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