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國務院《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工信部等七部委《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儀器儀表產業相關政策文件以及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加快建設制造強省行動方案》等文件精神,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以高端、精密、智能為發展方向,推動我省儀器儀表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1650”產業體系建設,高水平賦能新型工業化,為建設制造強省提供有力支撐,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主要目標
到2025年,全省儀器儀表產業規模達3000億元左右,產業基礎能力進一步夯實,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培育10家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新增10家以上專精特新企業、新增10個左右儀器儀表領域首臺(套)重大裝備,深化儀器儀表在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高技術船舶與海工裝備、高端裝備、半導體、新材料、高端紡織、生物醫藥等“1650”產業體系的應用,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儀器儀表產業體系、創新體系和應用體系,成為全國儀器儀表產業創新和集聚發展高地。
到2030年,全省儀器儀表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產品精度、效率、智能化水平持續提升,部分標志性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關鍵領域高端儀器儀表“卡脖子”問題得到有效緩解,產業創新能力和綜合競爭實力明顯增強。
二、重點任務
(一)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面向國家重大戰略和產業鏈供應鏈安全需求,圍繞科學儀器、工業儀器、專用儀器三大領域,聚焦儀器儀表產業短板,引導材料、元器件、零部件、專用軟件企業與整機企業有機結合,開展產業鏈協同攻關,在質譜光譜色譜分析測試儀器、工業CT與X射線檢測設備、電子電工測量儀器、機器視覺檢測儀器、精密光學儀器、量子精密測量儀器、試驗機等細分領域,重點突破材料力學性能、存儲模塊、核心傳感器、電子通信測量、數據采集分析、微型化與集成化應用等一批關鍵核心技術。
(二)搭建創新平臺載體。支持龍頭企業牽頭建設儀器儀表重點實驗室、中試驗證平臺、檢驗檢測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研發創新平臺載體,積極承擔或參與國家和省級重大創新平臺建設,加強前沿和共性技術研發。支持第三方機構建設對比測試評價平臺,重點開展國產產品與進口產品對比測試,建立國產產品進口替代驗證評價體系。支持高校、科研院所、行業龍頭企業、用戶等產學研用單位聯合開展基礎研究與成果轉化。支持儀器儀表細分領域龍頭企業發揮科技創新主體作用,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積極承擔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攻關任務,開展產業鏈重大技術難題協同攻關,加快創新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建立產業創新生態,引領產業創新發展。
(三)加強創新示范應用。聚焦“1650”產業體系,圍繞制造過程、產品質量、設備運行、遠程運維、安全環境等方面檢測需求,鼓勵儀器儀表企業與新型研發機構、行業組織、下游用戶等通過開展產需對接、交流合作、展示推介活動等多種形式搭建創新產品示范應用平臺,推廣以高精度、高穩定性、智能化儀器儀表為代表的各類高端儀器儀表在科學研究、工業生產和專用領域優秀應用場景,實現以場景驅動科技成果轉化。利用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國家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等各類政策,支持首臺套儀器儀表產品加快推廣應用。
(四)推進智改數轉網聯。通過5G、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新技術融合應用,推動研發、設計、生產、驗證等各環節的數字化轉型,完善工藝技術,提高儀器儀表產品質量穩定性和批量生產能力,通過數據驅動制造,打造一批儀器儀表領域智能制造車間、智能制造工廠和 “智改數轉網聯”標桿企業。面向重點領域制造過程關鍵環節檢測需求,促進工業儀器儀表設備與制造裝備互聯互通,提高儀器儀表感知、分析、決策能力和水平。
(五)推動設備更新升級。加快升級試驗檢測設備,在設計驗證、測試驗證、工藝驗證等中試驗證和檢驗檢測環節,更新一批先進設備,提升工程化和產業化能力。重點推動設計驗證環節更新模型制造設備、實驗分析儀器等先進設備;測試驗證環節更新機械測試、光學測試、環境測試等測試儀器;檢驗檢測環節更新電子測量、無損檢測、智能檢測等儀器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