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市監計量〔2020〕72 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市場監管局(廳、委),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中國測試技術研究院,中國計量測試學會,中國計量協會,各有關單位:
計量測試是產業發展的重要技術基礎,與產業變革和技術進步息息相關,作為鼓勵類產業被列入國家科技服務業。為充分發揮計量測試在服務和支撐產業發展、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方面的作用,近年來,總局依托各省市計量技術機構、部門或行業所屬企事業單位,在全國范圍內批準籌建并驗收了一批國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各國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聚焦產業發展計量測試需求,加強計量技術研究和測試服務,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為推動產業技術創新和質量提升發揮了積極作用。為進一步完善國家產業計量測試服務體系,促進計量測試與產業的深度融合,現就加強國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建設提出以下指導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和《計量發展規劃(2013—2020 年)》,圍繞制造強國和質量強國戰略,全面推進國家產業計量測試服務體系建設,積極培育國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等經濟社會重點領域,鼓勵和引導社會各方計量技術資源和力量,聚焦產業發展計量測試問題,加強產業專用計量測試技術、方法和設備的研究,為產業提供“全溯源鏈、全產業鏈、全壽命周期、前瞻性”的計量測試服務,助推產業創新和高質量發展。
(二)基本原則
需求牽引,創新驅動。根據國家產業發展政策和高質量發展要求,緊密銜接產業發展需求,聚焦產業發展計量測試瓶頸,梳理產業發展過程中的計量測試難題,明確計量測試服務重點和主攻方向。堅持創新驅動,加強應用性、創新性、前瞻性計量測試技術研究,加快產業測試方法和專用設備研制,提升產品全壽命周期計量保障能力,推動產品質量提升。
服務升級,引領帶動。積極探索產業計量服務新思路、新模式,努力實現從傳統單一計量向現代多元測量的轉變,圍繞產業計量測試問題,積極為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提供系統解決方案與增值服務,推動計量測試融入產品設計、研制、試驗、生產和使用等全過程,推動產品制造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和標準化,加快先進計量測試技術成果轉化應用,引領帶動產業創新發展。
突出重點,全面規劃。根據國家戰略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要求,按照統籌協調、合理布局、突出重點、適度超前的原則,對國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進行統一規劃。在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交通運輸、郵電通訊、物流倉儲等現代服務業等重點領域,優先規劃建設國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
開放共享,協同融合。鼓勵社會各方計量技術資源和力量共同參與產業計量測試服務體系建設,推動計量技術機構、檢驗檢測機構、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之間的交流融合,開展重點領域、重點技術難題的聯合立項、聯合攻關和聯合應用,形成必要的產業計量 測試平臺和聯盟,加強科研成果的轉化應用和技術對接。
(三)工作目標
到2030年底,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等重點領域建成不少于50家的國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形成不少于100項自主核心測量技術或能力,研制不少于100套產業專用計量測試設備,申請不少于100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制訂不少于100項國家、行業或地方計量技術規范或標準。計量服務產業發展的意識更強,服務能力和水平得到明顯提升,服務模式不斷創新,服務效果更加顯現,計量與產業的融合度更高,計量測試成為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和關鍵創新力量,計量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二、主要任務
(一)開展產業計量測試需求分析。
深入調查分析產業發展現狀和重點任務,對比國內外情況,聚焦產業發展短板、瓶頸,查找“測不了、測不全、測不準”的痛點難點,明確符合產業方向的計量測試需求。系統梳理產品設計、研制、試驗、生產和使用全過程的參數量值溯源情況,研究分析產品及其相關試驗、測試設備的量值保證手段,編制產業參數量值溯源體系圖,提出必要的量值保證方案和計量測試能力提升路線。
(二)加強產業計量測試技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