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設施與儀器是推動技術創新、促進科技進步的基礎保證。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對科研儀器設備、尤其是高端大型儀器設備的需求將越來越大,單采購一臺科研儀器設備動輒幾十萬元、數百萬元,使用頻率卻參差不齊,巨額的設備投入和維護經費與實際使用效率相比存在巨大反差,如何實現最大范圍內的資源共享?如何在減輕科研設備投入負擔的同時,提高設備利用率,充分釋放科研資源潛能?
促進科學儀器共享是我國近年來的重要政策之一。為加快推進科研設施與儀器向社會開放,進一步提高科技資源利用效率,國家對此專門出臺了《國務院關于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的意見》,要求按照科研設施與儀器功能實行分類開放共享。
7月22日,《上海市大型科學儀器設施開放共享工作推進會議》在滬召開,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中心、上海市科委研發基地建設與管理處、大型科學儀器設施共享服務管理單位責任部門相關負責人參會,以貫徹和落實好國家和上海關于大型科學儀器共享的相關的政策,深入交流并總結先進經驗,持續推動大型科學儀器面向全社會開放共享。
經過幾年建設,大型科研儀器使用已經更加制度化、規范化。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中心設施與儀器設備處處長王晉在會上介紹說,2016年,國家建立了重大科研設施與大型儀器國家網絡管理平臺,目前已具備了信息發布、一站式預約服務、運行服務記錄采集、監管和評估等功能,初步實現全鏈條管理。截止目前,納入國家網絡管理平臺的科研設施與儀器數量達到10.1萬臺(套)。
上海市研發公共服務平臺管理中心副主任趙燕在會上介紹說,自2014年以來,大型儀器的入網規模持續擴大,截至2019年12月底,12969臺/套儀器完成了信息報送,2019年儀器的共享服務的用戶數達到52486家。儀器管理單位提供服務的積極性得到了很大提升,在2019年中央級單位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評價考核中,上海的優秀率和良好率最高,有65.38%的單位管理制度規范,科研儀器設備運行使用效率高,對外開放共享成效明顯或較好。
作為科研的主要支撐力量,共享平臺可以促進社會的科研水平和發展,提供軟硬件支持。安徽朋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科研儀器開放共享在線服務平臺目前已經收錄包括長江中游四省(安徽、湖南、湖北、江西)及河南省平臺,全國高校近百家,科研院所、檢驗檢測機構、企事業單位等機構超過400家,收錄大型儀器設備超過30000臺套,總價值超過20億元。
該平臺可以大幅提高科研設備使用效率,系統上線投用之后,五位老師可以管理一百多臺儀器,其中很多儀器可以做到完全無人值守,由學生自己去預約使用、刷卡計費,包括使用后的評價都可以在平臺上自動完成。
目前朋德科技還在承建長江中游城市群省會城市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子平臺,預計十月份正式上線。平臺預留了數據接口可以與長江中游城市群省會城市科技服務資源共享平臺的其他子平臺進行對接,將滿足與國家大型科研儀器管理平臺的數據對接和推送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