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更好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更大力度、更加有效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資。
“改革開放初期,我們對于外資是來者不拒,而現在的利用外資更多是利用國際資源更高水平的優化配置,因此也更強調外資質量,從而對我國經濟的高水平發展起到貢獻。”商務部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白明表示,“中國是一個成長中的大市場,中國的制造業也在不斷轉型升級,這些對外資來說都是機遇,要想抓住機會,也需要提高質量和技術水平。”
六方面舉措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
《意見》從提高利用外資質量、保障外商投資企業國民待遇、持續加強外商投資保護、提高投資運營便利化水平、加大財稅支持力度、完善外商投資促進方式等6方面提出24條政策措施。
在提高利用外資質量方面,《意見》提出,加大重點領域引進外資力度,發揮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示范引領帶動作用,拓寬吸引外資渠道,支持外商投資企業梯度轉移,完善外資項目建設推進機制。
在保障外商投資企業國民待遇方面,《意見》明確,保障外商投資企業依法參與政府采購活動,支持外商投資企業依法平等參與標準制定工作,確保外商投資企業平等享受支持政策。
在持續加強外商投資保護方面,《意見》要求,健全外商投資權益保護機制,強化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加大知識產權行政執法力度,規范涉外經貿政策法規制定。
在提高投資運營便利化水平方面,《意見》提出,優化外商投資企業外籍員工停居留政策,探索便利化的數據跨境流動安全管理機制,統籌優化涉外商投資企業執法檢查,完善外商投資企業服務保障。
在加大財稅支持力度方面,《意見》指出,強化外商投資促進資金保障,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境內再投資,落實外商投資企業相關稅收優惠政策,支持外商投資企業投資國家鼓勵發展領域。
在完善外商投資促進方式方面,《意見》提出,健全引資工作機制,便利境外投資促進工作,拓展外商投資促進渠道,優化外商投資促進評價。
從具體內容來看,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周密認為,《意見》從創新研發角度切入,強調支持外商投資在華設立研發中心,與國內企業聯合開展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應用,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及其設立的研發中心承擔重大科研攻關項目。這些舉措將為外資企業在中國的創新領域發揮更加積極和重要的作用創造條件,也促進外資企業與國內企業在創新型項目上的聯動更為便利和緊密,使雙方產生良性互動,從而促進中外企業不斷在中國廣闊的大市場和完善的產業體系下實現更好的發展。
各地出臺政策推動外貿促穩提質
據商務部副部長郭婷婷介紹,今年以來,新設外資企業數量快速增長,上半年新設外商投資企業2.4萬家,增長35.7%;實際使用外資7036.5億元,下降2.7%。與此同時,中國貿促會發布的《2023年第二季度中國外資營商環境調研報告》顯示,隨著中國經濟運行整體回升向好,跨國企業在華投資信心穩定,外商擴大對華投資整體趨勢沒有改變。近七成受訪外資企業看好未來五年中國市場前景,超九成受訪外資企業認為中國市場吸引力上升或持平,超八成受訪外資企業預期今年在華投資利潤率將持平或有所增加。
從地方層面來看,各地也根據當地吸引外資的情況,推出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穩外資舉措,為外資企業在華發展保駕護航。
廣東印發的《關于以制造業為重點促進外資擴增量穩存量提質量的若干措施》提出,深入實施新版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加快推進制造業領域開放舉措落地見效。推動制定自貿試驗區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進一步推進服務業領域擴大對外開放。建立省重大外資項目工作專班機制,依法依規給予項目規劃、用地、環評、能耗等政策支持,納入省重大外資項目工作專班且總投資10億美元以上的項目優先推薦列入國家重大外資項目。